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長孫皇后早晚都要見,反正老子把那小屁孩的記憶都繼承過來了,照著他以前的作法來就是了。
在兩個提燈宮女的引領下,李承乾出了自己的居所——宜秋宮,然後就是承恩殿、天光殿、麗正殿。李承乾拖著8歲的小身板,走的呼哧帶喘,在心中咒罵被後世的那些電視劇給誤導了,皇宮裡真的可以隨便坐轎子?那老子走的這麼歡實是為什麼?
藉著燈火隱隱看到雄偉壯闊的太極宮一角,李承乾更覺得無比的憋屈,這麼大的皇宮,哪裡都漂亮氣派,可為啥老子的宜秋宮修的跟‘蘭若寺’一樣?整個大唐難道就差除草和刷塗料的錢?
在一路‘見過太子殿下’的問候中,李承乾總算是到了長孫皇后所居的麗正殿。
“兒臣給母后請安。”看著眼前20多歲的年輕少婦,李承乾小小的身體散發出陣陣孺慕之情,血肉至親的情感完全不受身體中20多歲的靈魂所控制。
面對著這個20多歲的美麗年輕女子,李承乾一聲母后叫的並不似想像中那般艱難,而且女子眼中的舐犢柔情,也讓李承乾想起自己後世的母親,不自覺的眼睛發紅,鼻子一酸,險些流出淚來。
“高明我兒,快起來,可是在外面受了什麼委屈?”原本坐在矮榻上做著剌繡的長孫皇后見李承乾泫然欲泣的樣子,心中一痛,站起身來瞥了他的侍女春曉一眼後,蹲下身子將李承乾扶起來,輕聲問道。
“沒,沒有受委屈,只是見到母后在做繡活兒,心有所感而以。”李承乾也是被逼的沒招了,總不能說我想我媽了吧?所以只能使出撒手鐧:心有所感!
“哦?不知我兒心中所感為何?”長孫皇后可不是宮女春曉,對自己的兒子可以沒有任何顧及的追根問底。
“呃~”李承乾的腦子開始飛速的運轉,必須儘快想出一個合理的說法,要不然只怕眼前這一關很難過的去了。
幾乎是在電光火石之間,一首曾經讀過的七言詩如閃過腦海,在長孫皇后越來越凝重的目光裡,李承乾說道:“兒臣想到一首七言詩,一時覺得有些生澀,才斟酌片刻,這便與母后誦來”。
“哦?我兒有何詩作?且誦與為娘聽聽。”聽李承乾自辨有詩作問世,長孫皇后也有些好奇,不由催促道。
來不及為自己的急智與記憶的超強感到驚訝,李承乾輕咳一聲,緩緩誦道:
三載綈袍檢尚存,
領襟雖破卻餘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
上有慈母舊線痕。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收藏推薦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