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第一紈絝

第101章 識時務的崔冉

一直在前面帶路的崔冉似乎也被顛懵了,大概又跑出將近三里多,才在護衛的提醒下發現李承乾沒跟上來。

無奈之下,費了半天勁將馬車調過頭來,又順著原路返回尋找李承乾,找到的時候, 又是三里多地。

在車裡胡亂的整理一下,崔冉才走下馬車,對坐在路邊的李承乾問道:“殿下,因何不走了?”

“崔縣令辦差盡心盡力,實乃我輩楷模,奈何本宮馬車殘破了些, 實在跟不上縣令步伐,是以停在路邊檢查一下。侍衛也嘗試過呼喚過縣令,只是……。”說到這裡,李承乾攤開雙手,作了一無奈的表情。

“這……。”崔冉此時心中也明白,被李承乾擺了一道,不過路是他領的,說起來也是有錯在先,所以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麼好。

“崔縣令,我看這裡地勢不錯,不如就在這裡如何?”顛簸許久,李承乾也沒了和崔冉磨嘰的心情。

“這裡?殿下,再往前大概十里左右便是華胥,不如……。”崔冉看著四周荒涼一片,摸不準李承乾要一片荒地到底什麼意思,以為他是在作樣子。

“不用了,就這裡。”李承乾打斷崔冉的話, 扭頭對吳辰說道:“老吳, 帶上標記,從前面崔縣令調頭的地方開始, 一直到河灘為止, 圈過來,等回去的時候在灞橋那裡再打一個。這塊地是咱們的了。”

沒有商量,沒有測量,什麼都沒有,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吩咐,完全沒有把站在一邊的崔冉放在眼中。

不過也是,堂堂一國儲君,的確不用把一個縣令放在眼中。

“殿下,殿下,這不行啊,不能這麼圈地啊。”騎馬疾馳而去的吳辰崔冉無力阻止,只得扭頭苦著臉對李承乾說道。

“怎麼?為何不行?”李承乾一副吃定崔冉的態度,反問道。

“太大了,這,這怕不是有五百傾了。”誰的地盤誰熟悉,崔冉雖然是世家子弟,但對於自己的署地還是瞭解過的,李承乾所圈的地已經遠遠超過三百傾,甚至五百傾都說的有些保留了。

“那就算五百傾,本宮不與你計較靠近河灘經常會鬧水患,你卻反過來與本宮斤斤計較一點荒地,莫不是以為本宮年少好欺?”李承乾面無表情的說著,言詞之間句句誅心。

儲君也是君,欺君?那是要殺頭的!

“小縣不敢,殿下誤會了。”崔冉又不是傻子,如何肯認下這欺君之罪。

看著眼含忿忿之色的崔冉,李承乾丟掉手中樹枝,嘆了口氣說道:“崔縣令,本宮既然來到此處,說明本宮此行勢在必得,你又何必錙銖必較?”

言罷,抬手止住將要開口的崔冉,輕輕摸了一下鼻樑,繼續說道:“本宮要在這開闢出一片農場,待到後年這裡就會變成數百傾的良田。原本好好一件互利互惠之事,奈何崔縣令……,唉,也罷,君子不強人所難,表兄,我們走吧。”

“殿,殿下且慢。”‘數百傾良田’徹底將崔冉震住了,彷彿一塊天大的餡餅從天上掉下來,自己沒有接住,錯過好幾億的感覺瞬間爬滿全身。

大唐現在不缺地,缺的是人,缺的是產糧的田,如果真能在自己的治下開出數百傾良田,崔冉做夢都能笑醒嘍。

不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單單這麼一份天大的政績就讓崔冉欲罷不能,如果錯過,那可真是撞牆的心都有了。

而且最關鍵的問題是,這兩兄弟難道真的會這麼容易放手?堂堂一國儲君被駁了面子,如果回頭在其他方面找起茬來……

所以此時的老崔再也顧不上什麼面子,也管不了和王家的聯盟,三兩步衝到李承乾的馬車前面,抓住老馬的籠頭,崔冉急聲說道:“殿下且等等,萬事好商量,好商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