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像你這樣見誰跟誰鬥,早就被人打死了”
“哥,你別忘了,那天他來咱們飯店,先打的可是你”
“那你到底想怎麼樣?”
“找劉海柱,幹他一頓!”
“幹完呢?”
“幹完就完了啊,還能有什麼事兒?”
“你說沒事兒就沒事兒啦?人家劉海柱這十多年都是白混的?他不但自己兄弟不少,而且跟趙紅兵他們關係很好,趙紅兵他們可各個都是拿槍就敢朝你轟的大杆兒手”
“趙紅兵他們多個**?你讓他朝我來一槍試試”
“跟你說不明白,你愛幹什麼幹什麼去”
“我非幹了劉海柱”
“我說了,你愛幹什麼幹什麼去,和我無關”陳衛東和他這個表弟顯然有點代溝
趙山河想法和說法在當時很多人都感覺難以理解,人們都不明白為什麼他會為了成名連死都不怕,他想在江湖中成名究竟是為了什麼但後來進入了九十年代,市區裡已經滿大街都是“趙山河”了那時,全市至少有上千個20歲左右的男孩子,懷揣一把槍刺,在市區裡終日閒逛,就希望能遇上張嶽、趙紅兵、李四等江湖中成名已久的大哥只要遇上,肯定衝上前去就是一刀扎進去,然後成名至於扎進去以後是把人扎死被判了死刑還是反被這些江湖大哥扎死扎殘,他們沒考慮過,絕對沒考慮過
這些男孩子之所以無畏,是他們把成為江湖大哥當作了人生中的最“崇高”的理想在崇高的理想面前,個人的性命就不太重要了,就像是50年前拋頭顱、灑熱血只為解放全中國的革命志士一樣,無所畏懼
人,有點理想,這沒錯只是,他們的理想是嚴重扭曲的
他們的理想,形成在他們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之前
他們眼中,只有名氣,沒有是非,更沒有一點點俠義在九十年代初他們充斥在市區的大街小巷以後,八十年代那些具有俠義精神的像劉海柱這樣的古典流氓已日薄西山了
當流氓不再古典,流氓就會變得很名利
還好,現在寫的是八十年代,還是古典流氓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