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幾日船隻從海上進入濟水入海口,當時正碰到兩部水師在濟水河口戰成一團,自己跟隨的船隊戰船沒有絲毫停留。
在自己乘坐的大船上打出旗語之後,周邊大群的戰艦當即就投入了戰鬥,一個時辰不到就殲滅了打著北齊水師旗幟的艦隊。
吳瓊這回又被震驚了一下,原來王勇一方所擁有的水師還不止一支,兩支水師的戰艦加起來也是超過百艘。
一直沉浸在震驚中的吳瓊倒是對孫興、曲六郎如此迅速的殲滅齊軍水師沒有反應過來。
到今日朧明時分,孫興、曲六郎又展開對齊國淮泗水師的攻擊,吳瓊這回可是看清楚了。
擁有上百艘精良戰船的北齊水師不可謂不強大,雖然沒有青龍大艦等南方大江之上的鉅艦,可是艨艟、樓船、鬥艦、走舸一樣不少,船上水師官兵最少也是上萬人之多。
這樣一支水師哪怕是在水軍強大的南陳,也算得上是一股強大的水上力量了,更不要說水師一向較弱的北方。
可就是這麼一支強大的水軍連孫興、曲六郎水軍的船都沒能靠近,在漫天大火和爆炸聲中慢慢的消失在了水面上。
水中到處是漂浮的木板、屍體,沒有一艘戰船逃出去,當然還有一批齊軍水軍士兵仗著水性好,游到了濟水北岸逃走,不過因為人手少也沒人在意。
直到孫興旗艦上的水兵開始收拾清理甲板上的武器時,吳瓊才從震撼中清醒過來,發現自己的後背竟然已經被冷汗溼透了。
他不能不擔心,戰鬥力這麼強大的一支水師若是能有了和南陳一樣的規模,不,哪怕是隻有南陳水師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的力量,就可以盡殲陳朝的水軍力量了。
不過還好,目前擁有這支水上力量的王勇等人勢力還不大,而且他和己方還是盟友,共同對付北齊。
只要自己應對的好,甚至有可能從他們這裡交換到這種先進海船的製造方法,還有那種可以爆炸的武器也可以想辦法得到。
就在吳瓊考慮這些的時候,聽到王勇等人就要來到碼頭處了,也不敢擺江南士族們的臭架子,急忙趕下船來與王勇等人見面。
王勇等人不清楚吳瓊心裡面的道道,只覺得面前這位青年真是不錯,一點沒有江南士族那些人的臭毛病,對吳瓊的印象真是好極了。
就這樣一個有意拉攏奉承,一個第一印象良好,雙方的交談那可謂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呀!
王勇與吳瓊談的開心,當即就帶他去參觀麾下的隊伍,吳瓊剛才已經見識到了王勇一方水軍的厲害,現在正想見識一下王勇的馬步軍如何,正中下懷當即隨王勇一同前去。
這下可不得了,先是看到了在濟南城外佈置防禦防止城內齊軍出逃的步軍,他們的精銳程度鎮住了吳瓊。
這些步軍大部分都是穿著鎧甲的,雖然大部分都是皮甲,可是這樣的裝備在南陳的正規軍也做不到。
其實吳瓊不知道,城西正是王勇、王澤麾下大軍攻城的主攻點,因為數日前慕容紹宗的攻城,城牆早就殘破不全了,從這裡進攻要更容易一些,其他三面都是普通步軍和騎軍配合防止齊軍外逃。
更要命的是王澤、濮陽勳和羊枯早就將己方最精銳的全部部隊都拉了出來,專門佈置在吳瓊看到的外面,形成了一種視覺的錯覺。
等到吳瓊見到西城的五千多騎騎兵,而後更瞭解到王勇擁有近兩萬名騎兵時,那可不是震驚了的問題了,腆著個臉想要跟王勇購買幾千匹戰馬回去。
由於南北朝時期的南北對峙,南朝在北方的封鎖下馬匹嚴重缺乏,導致南方的軍隊陸戰以步兵為主。
南朝各代宿衛守邊、攻伐征戰,都離不開步兵,有時水軍棄舟登岸即成步兵,步兵在南朝軍隊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南方因為缺乏養馬地,南朝境內大部分地區不產馬匹,馬匹資源始終比較貧乏。
雖然騎兵因其速度快衝擊力強,在古代戰爭威力最大,很受重視,可是因為馬匹數量的問題始終形成不了大規模的騎兵。
在南朝早期的宋文帝時,驍騎將軍段宏麾下還有精騎8000人,配合到彥之北伐。
宋荊州刺史沈攸之有戰士10萬,戰馬也有2000匹。當時劉宋朝廷的中軍騎兵,從幾次出兵的情況看還有上萬餘騎兵。
可是經過百年的戰爭到梁武帝蕭衍起兵時,素稱兵馬大鎮的雍州僅有戰馬千餘匹而南朝經過侯景之亂後國力大損,先後丟失梁州、益州這些和羌人交境的地方失去了最後獲得馬匹的途徑。
等到陳朝建立後,陳霸先舉傾國之力大肆收刮一番後,麾下騎兵數量也不過兩三千人。
吳瓊心裡盤算著,若是能一次運回四五千匹戰馬哪怕什麼協議也沒達成,光是這一批戰馬就能得到陳武帝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