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北滅隋唐

第88章 商老漢

看到馮僕的樣子,朱青青吃吃笑道:“那就謝謝阿僕弟弟了!”可是隨即又向王澤道:“哼,大郎你和阿僕弟弟來逛街也不喊著我和程姊姊一起!”

聽到朱青青的責怪,王澤笑著說:“那我現在出現的及時不?”

程雪瑩扶著商老漢,對王澤笑著說:“看在你還知道送枇杷給我們的份上就原諒你了!”

來到商老漢的面前,王澤笑著說:“商老伯,咱們可是又見面了!”

商老漢也認出了王澤就是那天買自己茶葉遇刺的貴人,也是苦笑一聲說:“那日還虧得公子買了我的茶葉,這才有錢還了高氏的錢息,不然早就要被他們打死了!”

聽到老漢剛才說的話,王澤心裡有了主意,他笑著對商老漢說:“商老伯你剛受了傷,還是讓我們送你回家吧!”

商老漢受寵若驚道:“剛才這兩位小娘為我出頭就已經很麻煩了,再說我家也沒有一個坐的地方!”

王澤聽出商老漢拒絕的意思不強烈,笑著回道:“無妨,其實我也是農人家的孩子,只是從我父親才發達起來!”

程雪瑩怎麼看怎麼覺得王澤的笑容很有問題呀,而且王澤說自己是農人的孩子,簡直是亂說,從王澤往上六七代祖宗都是山賊出身好不好,還是鼎鼎有名的泰山盜的首領。

王澤和程雪瑩、朱青青加上跟班小弟馮僕帶著柳萬城、馮僕的侍衛等上百號隨從擁著商老漢出城而去。

商老漢住的地方並不遠,就在建安城外西面六七里路遠的一處山地,再過去就是武夷山脈了。

這座山附近就有一條閩江的支流,可是雖說靠著河流,商老漢他們租種的山地因為山勢太高灌溉不便。

這些年來商老漢和鄉親一起在山上挖出來不少的蓄水池、水窖也能勉強給種植的茶樹、桑樹進行一些基本的灌溉。

山頂上有一些原生的林木,那些是不敢砍的,不然夏秋兩季的颱風帶來的降水衝下來的泥石流能把下面的所有村落給埋沒。

這一點認識是閩浙地區的百姓用自己的生命探索出來的,可以說整個閩浙地區的森林保持率非常好。

森林往下一些是蓄水池和一些桑樹林,大棵的桑樹正直高產期,而且葉片大而肥厚,養出來的蠶吐的絲也是上好的蠶絲。

再下來的中間一塊斜坡上是商老漢和鄉親們居住的村落,大都是簡單的吊腳樓樣式,屋頂也是用茅草鋪上的。

因為不是家族整體南遷,而且也沒有那個財力,因此他們沒有和一些客家人一樣修建圓形的土樓。

村裡的這些人也多是當時和商老漢一起逃亡來的流民,一路上商老漢又說起自己家族的淵源。

劉宋元嘉北伐失敗後北魏大軍一路南下燒殺搶掠,商老漢的祖輩當時生活在彭城近郊,也跟著一路南逃。

等北魏退軍後,長江以北十室九空、白骨千里,因為不敢再回故里,於是商老漢的祖輩便在長江南岸的北江州安居下來。

到商老漢這一輩,十幾年前長江氾濫遭了水災,梁武帝當時只顧著崇佛當自己的菩薩皇帝,那裡有時間關心這些小老百姓。

再加上地方官員為了迎合梁武帝天下大同的心情,只報喜不報憂,沒有任何一點點的賑災。

為了活下去,商老漢和村裡的鄉親只好一路逃亡,幾經週轉最終來到了這建安郡。

頭幾年的時候商老漢還想再換一個地方,可是隨即就是侯景之亂了,南朝各地都是混亂不堪,在建安雖然過得比較清苦但還算安定能保住性命,這樣在建安商老漢等一住就是近二十年。

王澤這廝信口說道:“商老伯你老人家不知道,其實我祖上是兗州高平郡人士,和你祖上的彭城距離可不遠呢!”

商老漢笑著說:“那感情咱們還是半個同鄉呢!”說罷兩人相視哈哈大笑。

來到村裡時,村裡的百姓早就聚集在了商老漢的家裡,因為商老漢家中貧困,屋裡容不下那麼多人,王澤就和程雪瑩朱青青坐在商老漢院子裡的一棵大樟樹下。

坐的幾個馬紮還是商老漢的幾個鄰居湊出來的,一家來客滿村迎,小村子總共就一百來戶六七百人。

見有貴客來到,紛紛拿出自己過年殺豬的臘肉,山上捉的野雞等,還有醃製的蕨菜、幹薺菜、幹蘑菇等山珍,看的程雪瑩、朱青青有些目不暇接。

馮仆倒是撇撇嘴,這玩意他自小就見多了,對程雪瑩和朱青青說:“兩位姊姊,等以後你們到我家那裡,我帶你們去捕犀牛。”

要說馮僕這話倒沒吹牛,中國古代還是有很多犀牛的,一直到1922年中國的犀牛才算是滅絕。

這一時期在嶺南地區野生的水牛和野牛多不勝數,嶺南、交州以及更南部的林邑國的一種特產就是犀牛角。

王澤因為前世小時候在農村經常遇到這種場景,倒是很熟悉,他一邊用農家的粗瓷碗喝茶,一邊和村裡的農人談笑,倒是挺融洽的,讓這些村民對王澤大生好感。

這時王澤才知道商老漢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商盛茂三十歲,另一個叫商茂斯今年二十二歲,而商老漢今年才五十五歲,卻長得和六十幾歲的老人一樣。

商盛茂為補貼家用從五日前就進山捕獵還未回來,只有商茂之在家,看樣子是一個靦腆的青年。

王澤放下茶碗對商老漢和村民們說:“商老伯還有諸位鄉親,其實我有一個讓你們能過上更好日子的主意,只是願不願意還要看你們自己!”

商老漢和村民們一聽到王澤的話,頓時激動起來,他們可是已經過了二十多年的苦日子了,聽說王澤可以讓自己過好日子的主意,一個個就七嘴八舌問了起來。

就在眾人喧鬧的時候,一個村裡的青年氣喘吁吁的跑過來大喊道:“老叔,不好了,高氏的管家帶著數百官軍往這邊來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