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最強紈絝子弟

第38章 大奸臣術

“老爹,快說說今日朝上的具體細節。”

當下高俅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高方平漫不經心的聽著。

聽作為同知樞密院事的劉逵、人家捷報傳來請功,官家問細節的時候,這傢伙竟半張著嘴巴不知如何作答,引得官家惱怒。

高方平嘆息一聲:“這戰老蔡贏了。贏在了趙相公的愚蠢上。這不是蔡京太英明,是老趙太無能。”

劉逵乃是趙挺之心腹,中樞侍郎兼樞密副使。也就是說政府軍府的兩個副相都是他。

但因趙挺之相爺無能,大量依靠劉逵處理政務,軍務就疏遠了,被張康國一手把持了樞密事。

身為樞密副使被官家問及軍務,卻答不出,不管什麼原因,趙佶恨死他是肯定的,此點不可逆轉,是永久性傷害。

歷史上是中書侍郎劉逵先被罷免,趙挺之相爺獨木難支這才倒臺。

看起來現在也差不多,劉逵這大棒槌快被一腳踢出中樞了。

他真該改名叫李逵。

如果不是早先高方平施展大奸臣術、蠱惑張叔夜出手擺了蔡京一道,那麼現在劉逵已經被趕走了,大名府梁中書就該又回來任中書侍郎了。

這便是蔡黨崛起的最佳路線。

老梁原本就是中書侍郎,判大名府算是大官外放重地撈個資歷,將來回來做宰相的意思。

這一套,其實在千年後都非常流行。

高方平又道:“張康國所奏何事?”

高俅道:“張樞密上言官家,如今錢政財稅靡廢,西軍已兵疲糧乏,宜停止用兵謀求議和,以便休養生息。張康國相公建議招西北諸路制置使童帥回朝。趙挺之則反駁:今戰事初定,不宜宣召童貫回朝,留下穩定局面後,再行商議為妥。”

高方平鬆口氣:“算好趙挺之沒繼續糊塗。官家怎麼說?”

高俅道:“官家自來不喜兵事,同意謀求議和。還同意戰事初定,暫時不宜招西北戰事主帥童貫回到,觀察再議。”

“那就還好。”高方平點了點頭。

“需要老夫做什麼?”高俅捻著鬍鬚道。

高方平道:“爹爹對官家很有影響力,但不能濫用,那是用來給咱老高家保命的,不是用於鬥爭的。”

“比如將來兒子我闖了大禍,要被斬了,您就果斷不要臉的去進讒言,求官家赦免。除此外,不建議老爹這樣的弄臣參與軍國大事。您只繼續裝傻就行,只需陪官家開心的過程中,如若官家主動問及禁軍……”

高俅眯起眼睛道:“那便如何?”

高方平嘿嘿笑道:“您是殿帥,禁軍的事當然可以說。老爹儘管去對皇帝大肆吹噓咱們兵強馬壯什麼的,嗯,論及進讒言,兒子我就不班門弄斧指點老爹了,嘿嘿,您便宜行事吧。”

高俅不禁老臉微紅,捻著鬍鬚好奇道:“奇怪了,為父其實根本不是治軍的材料。以往可不敢對官家吹噓這些,多數時候含糊其辭應付。我兒這安排又是何用意?”

高方平道,“沒事沒事,老爹這次儘管吹就行,若官家來了興趣,正好就把徐寧所部拉去校閱給他看。”

“官家受文臣影響多,素來不知兵事,自來對兵陣沒信心。而老爹此番卻可以透過忽悠和讒言,讓皇帝知道禁軍勇武,那麼皇帝在談判時候,底氣就足些。就不會一味的對西夏議和條件遷就。於是很有可能兩條路:一,西北繼續打。二,可以議和,卻不還給已佔領的土地。哪怕遼國介入也不還。”

高俅老爹卻很擔心的樣子問:“西夏人自來強硬,若因為不議和,再起兵事如何是好?”

高方平道,“不怕,有西軍存在一天,西夏人打不進來的。”

高俅嘆道:“老夫好端端一弄臣,進進讒言踢踢球,吃點空餉發發財。如今卻要跟著我兒去憂勞國事,這都什麼虧本營生嘛。都已經進讒言忽悠皇帝了,卻盡整些這些沒用的,咱自己一點好處沒有,也是醉了。”

面對奸臣老爹的這番神吐槽,高方平也險些昏倒了。

真是的,又不是說進讒言忽悠皇帝就一定要為自己謀利,咱們奸臣世家偶爾發發善心,曲線就國朝不行啊?

“哎,老夫老了,再不想承認也得承認,現在看你小高的了。那便如你所言,老夫低調做人,死死捏住軍權,有朝一日你說該出手時,咱老高家就全部身家壓上。”

最後,高俅有點落寞的離開了書房。不想說那小子的事了,小子最近看起來盡做虧本買賣啊……

書房裡。

高方平又轉身坐在了太師椅上:“楊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