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府便坐落在江寧縣與玄武縣的中軸線上,一座金陵城,分置兩縣。
方先生落轎,叫人送了名帖,過不多時,就有差役來,請二人進去。
陳凱之心裡鬆了口氣,看來自己的恩師,還是頗有能量的。
不過等差役領著他們到了同知廳,而不是後衙的廨舍花廳的時候,陳凱之心裡心又沉下去一些。
不對勁。
如果同知真的敬重方先生,一般不會這樣正式,在這公堂裡見自己的恩師,在這裡相見,這就是公事公辦的意思啊。
方先生卻是很磊落,率先進廳,他甫一進去,迎面便有一官員衣冠整齊,大腹便便的上前,朝方先生爽朗笑道:“會稽方先生,失敬,失敬。”
說著,又有幾個佐官紛紛來見禮。
方先生一一應了,見了這樣的大官,卻是榮辱不驚,客氣道:“閒雲野鶴,不值一提,見過大人。”
陳凱之也上前,朝著那一看便是同知的肥胖官員見禮:“學生陳凱之,見過大人。”
方先生便介紹道:“這是劣徒。”
這同知姓楊,叫楊潔,楊潔眼角只在陳凱之身上掃過,淡淡然地道:“後生可畏。”
點到即止,表面上是誇了一句,實際上卻不將陳凱之放眼裡。
這是理所當然的,陳凱之的身份太卑微了。
這楊同知請方先生落座,陳凱之便站在方先生身側。等寒暄過後,方才知道,這同知廳裡的幾個佐官,一個是府裡的通判,還有幾個,只是堂官。
楊同知道:“方先生來了金陵,老夫早想拜訪了,只是案牘勞形,實在分不開身。”
說罷,他笑了笑,端起了茶盞,吹了吹茶沫,臉上的肥肉堆成了褶子,笑容可掬地道:“方先生無事不登三寶殿,不知有何見教。”
方先生瞥了陳凱之一眼,暗暗驚奇,這個小傢伙,小小年紀,遇大事,見了大人物卻不驚,方才同知對他冷淡,他也面色如常,倒像是見過大世面的。
方先生是名士,說實在話,這個門生,其實是有點拿不出手的,怎麼說呢,太俗,而且據說出身不怎麼好,身份又卑微,他怕就怕這小子遇事就慌亂,現在看來,倒是小看了他。
方先生呷了口茶,開門見山道:“今日同知廳放了府試名錄,我這門生,現在忝為縣學生員,江寧縣也將他的名字報了上去,大人,不知是不是下頭的文吏有了什麼疏漏,竟是將他的名字漏了,老夫心急如焚,無奈何,哈哈,護犢之心,人皆有之,少不得,厚顏來問問。”
陳凱之這時候知道自己的恩師也不是等閒之輩了,這番話說的滴水不漏啊,先是大抵介紹了情況,卻只說是不是下頭的小文吏搞錯了,絕不追究同知的責任,最後再以自嘲的語氣作為收尾,將氣氛調起來,既不讓人見怪,又把事情交代了清楚,一箭雙鵰。
下一個步驟,應當就是楊同知把文吏叫來,訓斥一頓,然後把名字補上去了。
…………
想著連著發,估計大家會看得舒服一些,順道求點支援求點收藏和票兒,沒辦法,碼字需要動力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