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孫賀來做這個丞相,其實出發點和石慶是一樣的。
當個擺設就行了。
並不指望他能做出什麼成績。
經濟有桑弘羊,內政有霍光、張安世,軍事有李廣利。
所以,也不需要他出什麼力。
只是……
劉徹萬萬沒有想到,公孫氏當了丞相後,就變得驕奢狂妄,貪婪無度。
公孫賀的兒子太僕公孫敬聲,居然還勾搭了他好幾個女兒……
直指繡衣使者江充多次報告了公孫敬聲的荒淫之舉。
國家的太子,社稷的儲君的身邊,就是這樣的一些人。
就是這樣的一些家族。
這讓他如何放心?
錯非念著大將軍長平烈候臨終的交託。
要不是念在太子是他的冠軍侯在世之時,一力扶保的。
他早就想廢掉他了!
想到這裡,再看著在自己面前的皇長孫。
劉徹忽然有種感覺。
“或許,朕只能將希望寄託於進兒了……”他在心裡暗想。
這個孫子與他的父親,雖然性格類似,但,卻要聰明的多。
而且,他還年輕,還有救。
不像太子,中毒太深了……
於是,劉徹看著劉進,問道:“進兒知道,為什麼朕討厭穀梁嗎?”
“是因為狄山嗎?”劉進小心翼翼的答道。
這是他的老師們告訴他的。
天子之所以惡穀梁,只是因為穀梁學派的博士狄山,曾經直言勸諫。
“狄山?”劉徹聽到這個名字,頓時就冷笑起來:“一個腐儒而已,憑什麼值得朕去記掛?”
“朕告訴你……”
“朕惡穀梁,是因為……若穀梁坐大,則江山社稷,必壞於彼輩之手!”
“穀梁學派,講的是什麼?進兒應該知道吧?”
“尊尊親親……禮法和綱常……”劉進俯首而拜。
這也是穀梁吸引他的地方。
尊尊親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家族內部相親相愛。
國家以禮法綱常來治理天下。
這樣,犯罪就將被扼殺在家族內部,在君子們的引領下,國家將迎來美好未來。
“可是……吾漢家自高帝以來,就以刑無等級治天下!”天子冷然說著:“雖不能說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但列侯犯法與庶民同刑卻是肯定的!”
自高帝至今,犯法的列侯萬萬千,但被發現犯法後逃脫法律懲罰的是零。
連他的老師魏其候竇嬰,他的舅舅武安侯田蚡、蓋候王信,也不能逃脫這個鐵律。
“且,自高帝以來,吾家便廣遷天下豪強於陵邑,斷地方豪族之根本……”
“穀梁若坐大,列侯犯法,必定無法與庶民同刑!就連陵邑之制,恐怕也要被廢黜……”
這是肯定的,穀梁學派,主張和推崇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
更極為推崇大家族,四世同堂是他們最推崇的社會制度。
“自高帝以來,吾漢家,便是以‘一夫狹五口而治百田’以治天下!”劉徹看著自己的孫子,沉聲說道:“進兒,你要記住:無論什麼時候,這一點都決不能改變,此乃國本,社稷之根也!此制若變,則國亡矣,社稷動盪,宗廟傾覆……”
…………………………
劉進走出玉堂的殿門時,整個人都是渾渾噩噩的。
連怎麼走下玉堂的都不知道。
他的腦子裡,無數個聲音此起彼伏。
老師們的謙謙君子形象和諄諄教導,不絕於耳。
“殿下……自古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兵兇戰危,苦的只是天下黎庶,得利的不過十餘將官,和親則利天下……”
“桑弘羊用鹽鐵之事,收天下之利,與民爭利,上蒼震怒已久,如烹弘羊,則天必嘉以祥瑞!”
但更多的卻是他的祖父的話。
“自高帝以來,吾漢家,便是以‘一夫狹五口而治百田’以治天下,臨元元……”
“穀梁若坐大,列侯犯法,必定無法與庶民同刑……”
那個同齡人說過的話,也在腦海裡亂竄。
“王兄以為,匈奴靠仁義道德可以感化乎?”
“自高帝至先帝,凡六十年,匈奴入寇大小百餘次……”
“什麼叫士?數始於一,終於十,推十合一者謂之士……”
“士以事事為要……”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處廟堂之中,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國……”
漸漸的,腦海中,就只餘那個同齡人的聲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站在壁門之前,劉進忽然大聲喊道:“吾今立誓,以此為志,人神共鑑之!”
周圍衛士、侍從卻都被嚇了一跳。
聽著皇長孫的誓言,無數文官侍從,紛紛恭身敬拜:“殿下志向高遠,臣等謹為天下賀……”
更有武官聞之,大讚,道:“皇長孫殿下,果然天授之啊……”
不久,便有人將此事稟告天子。
彼時,天子劉徹正捧著那捲竹簡,細細閱讀。
聽聞此事,滿臉的不可思議與震驚。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把玩良久,臉上終於露出一個欣慰和讚賞的笑容:“真吾孫也,有此大志,朕百年後或可託宗廟之重……”
周圍群臣,聽了以後,紛紛面面相覷。
天子要託宗廟於長孫?
那太子咋辦?
要知道,在漢室,宗廟重於一切,甚至重於天子!
歷代天子即位後,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謁廟,去見高廟、太廟、惠廟、文廟、景廟。
沒有見過這些歷代先帝的天子,只是一個準天子。
沒有號令天下,執掌乾坤的大權!
求推薦票~~~~~~~~~~我要上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