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庶子風流

第766章 居安思危

“文孝,你到底是何意?”

趙青山畢竟是趙青山,一陣心緒動搖後,忽地凝眸看向柴梁,沉聲問道。

柴梁看著趙青山,緩緩道:“元輔,僕以為,殿下最令人驚豔的成就,非促成北疆都護府以八萬大勝二十萬的蓋世武功,而是,對新黨的鼎力支援,以及對內閣新老更替法度的制定。若以此為成例,明確定為成法,縱然有不忍言之時,朝廷也能平穩度過難過,不會令社稷危矣。”

這是要將賈琮定下的制度,列為祖宗成法。

一旦賈琮有個閃失,天妒英才,朝廷也不會失了進退,大亂之後失去法度。

但是,如此一來,就頗有虛君權的意味了……

柴梁看著趙青山陰沉的臉,苦笑道:“太傅,僕非不知恩義之人。但是,僕以為,如今正逢幾千年來未有之大世,如殿下這等驚豔萬古的聖君,千載難遇其一。吾等雖為朽木之資,也當住殿下一臂之力,將此法定為永世之法。

太傅,若是往好的去處想,殿下今年不過十六,再有一甲子之壽,經過六次內閣更迭,自然將成永例。

真想看看,那個時候,大乾將何等昌盛吶!”

發自肺腑的一番嚮往感嘆後,柴梁聲音又忽地轉沉,一字一句道:“但若是果真有個閃失,眼前的一切大好局面,都將頃刻崩塌。元輔,吾等內閣臣子所為,難道不該是居安思危麼?眼見盛世將臨,其他官員都可沉迷其中,唯獨吾等不能!而如今朝廷最大的不定,就在於殿下。僕恨不能殿下能萬萬歲,可誰又能保證天意如何?所以,要趁著北疆大勝、西南國戰大勝開疆拓土的大好時機,太傅若能勸殿下將諸般法度定成永制,功莫大焉!”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趙青山心中反覆唸叨著這四個字,陷入了沉思中……

……

慈寧宮,壽萱殿。

由一眾孫媳陪著的太后,滿面含笑的看著賈琮,道:“元壽啊,今兒是臘月二十三,小年了!哀家聽說,北疆大勝後,南邊也打了好漂亮的一場大勝仗!外面人都說,皆為太子運籌帷幄之功,列祖列宗保佑啊!”

賈琮聞言,謙遜了幾句,就見葉清和黛玉一起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因為她們知道,外面賈琮如日中天的聖君之名,大半功勞歸於他自己。

他手下數以千計的說書先生,太能說了。

從城裡到鄉下,走街串巷不要錢都說啊!

如今更出現了不少戲班子,專門頌揚太子的豐功偉績的。

正趕上南北兩場大國戰的勝利,百姓心中民族自豪感正強烈時,這樣的戲班子和說書先生大受歡迎。

其他說書人和戲班子自然跟風,發揮人民的聰明才智,將大乾的皇太子愈發神化了不少……

什麼出生之時天現異象都是大路貨,還得加上雖遭祝融之害,卻有仙鶴自天而落,護送入安全之地,且送了金項圈護龍體。

這樣的說法才更受歡迎。

當然,這些說法也讓葉清、黛玉等人笑出了淚花。

尤其是她們以為,這些話本兒都是賈琮自己編纂的,簡直笑掉人大牙……

賈琮也不理會她們,就聽太后又道:“儲秀宮的尚宮女官兒同哀家說了,一千五百名秀女,篩選了幾輪兒了,女紅、文墨、宮禮還有別的才能,都是一等一的就有三百人。哀家廢了這麼大的氣力,太子總不能只點了琴丫頭和寧家那個丫頭罷?你父皇安睡前,還專門叮囑哀家,要好生給你選秀,充實後宮,繁衍天家血脈。你一推再推,連人也不見,可是哪個好妒,不願你納新?”

此言一出,眾女登時紛紛變色。

等太后目光疑惑的掃了過來,莫說黛玉,連葉清都站了起來,立起規矩來。

好妒在尋常高門中都是一等一的大罪,在天家更是十惡不赦之罪!

這個真不是頑笑的……

皇族凋零,整個天家加起來男丁都不足一手之數,這還得算上大寶小寶。

這個時候若因後宮那個女孩子好妒,阻礙東宮繁衍血脈,其罪過直接打入冷宮都不足為奇。

所以,雖明知太后是故意拿話在激賈琮,可諸女孩子仍覺得不安。

且隨著國勢愈盛,朝野上下對賈琮後宮也就愈發關注留意。

賈家女在東宮一手遮天的情形,著實令許多人心中不滿也不安。

若非如此,太后如此大肆操辦宮廷選秀,也不會這般得民心,更得前朝的官心。

賈琮先洗脫黛玉等人的罪名,然後雙手抹了把臉,道:“太后,三百人?太多了罷?”

一聽有戲,太后登時忍不住笑起來,哄道:“又不是讓你一次點那麼多,是不是?東宮太子妃已定,兩位良娣也有了,六個良媛也湊齊了,可十個承徽,十六個昭訓,二十四個奉儀不都還空著?

哀家知道,你念舊情,心疼從前在賈家時相識的姊妹,可是元壽啊,你如今是太子!你這般獨寵她們,朝野上下都有異議,時間一久,對她們反倒不好,是不是?”

賈琮那麼一算,這一傢伙又是五十個,雖不及三百個,可也太多了罷?

不過他也知道,太后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他已經沒多少還價的餘地了,只能先應下道:“太后言之有理,孫臣明日和太子妃去儲秀宮瞧瞧罷。”

太后聞言大喜,拍手笑道:“誒,這就對了!”

……

ps:正文應該明天就結束,結束後會寫一些日常生活的後記,群裡也會抽時間發一些**,清水的。另外,今天是臘月二十三,祝大家小年快樂,也祝我生日快樂。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