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庶子風流

第92章 來者不善

長安西城,榮國府。

卻說自薛姨媽一家進京後,被賈母王夫人留客住於梨香院中。

梨香院本是榮公晚年暮養之處,在賈府東北角上,一角門通一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東面。

每日或飯前或晚間, 薛姨媽便來此或與賈母閒談,或許王夫人相敘。

其子薛蟠,則被賈政安排去賈族義學進學。

薛蟠原本不願,只礙於長輩好意,且又有母親妹妹相逼,才不得不去。

只是沒想到,賈族學裡多浪蕩子弟, 而都中紈絝諸般頑法竟與南邊大不相同, 因而勾得薛蟠每日樂不思蜀。

日日不用姨媽相逼, 便主動前往族學,令姨媽驚喜不已……

其女寶釵,則每日與賈家姊妹們一處,或看書下棋,或做針織女紅,倒也樂業。

唯有一人,卻並不愉快,便是黛玉。

寶釵未來前,黛玉在府中,倍受賈母寵愛,連迎探惜春等親孫女尚不及她。

因而脾性難免有些孤高自許,目下無塵。

然寶釵來後,且不說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其行為也豁達隨分, 從不得罪於人。

故此, 人多謂黛玉不及寶釵也。

黛玉心中便多有些悒鬱不忿之意……

若是如此, 倒也還罷。

偏生,自黛玉來府後,便一直小意相待,處處謙讓她呵護她的寶玉,如今似也變了心,兩人言語漸多不合起來……

這日,黛玉去尋寶玉,聽聞他又去梨香院頑耍,便悶悶不樂獨自回了院中。

其實此時兩人並無其他心思,就是親近些的姊妹兄弟。

只是因為看到往日裡親密無間的兄弟,如今偏向別個,心裡難免鬱結。

回到屋裡坐下,又想起自己亡母來,念及若母親尚在,又怎會如此,因而落淚不止……

紫鵑雪雁苦勸不聽,正巧探春前來看黛玉,見其如此,便笑道:“好姐姐,快莫哭了!你有什麼委屈,只管和姐姐我道來,我為你做主!”

“呸!”

林黛玉哭的梨花帶雨,卻不忘啐她一口,怪道:“你也來欺負我,還想做我姐姐……”

探春咯咯一笑,道:“若不如此,你只顧著哭,我又沒二哥哥的本領,哪裡哄的好你?只是你有什麼惱處,總要說來才是。

我若能做主的便做主,做不得主的就去尋鳳姐兒太太老太太,必不會讓你給人欺負了去。”

林黛玉聞言,幽嘆一聲,道:“你哪裡知道我的苦處?縱然哪一日死了,怕也沒人傷心落淚。”

探春聞言忙勸道:“有什麼了不得的事,值當你說這些?你有老太太寵愛著,太太和老爺們也只向著你,哪裡肯讓你受一點委屈?

若你還這般,旁人還怎麼活?”

林黛玉聞言語滯,只是也有些不經意,心中未嘗沒有旁人如何能與她比的心思……

探春伶俐,見她如此神色,知道她沒上心,就繼續勸道:“我今兒才聽到一新鮮事,你聽了,保管再不覺得委屈。”

“什麼事?”

看探春語氣神秘,林黛玉也燃起了點八卦之火。

探春嘆息一聲,卻先讓紫鵑和雪雁出去。

紫鵑和雪雁知道,探春雖然是庶出,性子恢宏,但規矩極大。

因此不敢忤她,出了裡屋。

探春方對林黛玉嘆息道:“好姐姐,你日子裡稍有些不順,就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卻不知,有人才是真正的委屈呢。”

林黛玉不喜聽這個,道:“你懂什麼?難道你們受的氣就是氣,我受了氣合該就忍著?”

探春無語,不和她纏這些,道:“我哪裡說我?我並不放在心上什麼。是三哥哥那邊……”

“是他?”

林黛玉聞言,奇道:“琮三哥又出什麼事了?”

探春猶豫了下,道:“有些事本不該咱們閨閣姑娘家說,議論長輩更是不該,只是……有些話實在咽不下。”

見探春俏臉漲紅,滿是不平色,黛玉就知多半又有禍事落到賈琮頭上了,問道:“到底怎麼了?”

探春壓著聲音,將賈赦那起子腌臢事說了出來,幾乎令黛玉作嘔。

只是為長者諱,不能說什麼。

卻不想,探春說出了更唬人的事……

“大老爺如今一日裡必發一回病,據說已經病入骨髓了,只是聽說半年一載又不會傷了性命……”

“可現在大老爺的脾氣比以往更暴虐十倍,昨兒個連大太太和鏈二哥都一併打了……”

“我剛才聽說,鏈二哥和大太太商議好了,罪不能讓他們全受了,要讓琮三哥回來為大老爺侍疾……”

“哎喲!”

林黛玉都變了臉色,駭道:“那大老爺還不把琮三哥給打壞了……”

探春修眉擰起,眸眼中滿滿的擔憂:“怕是這般……”

林黛玉忙道:“那二舅舅呢?他不是一直護著琮三哥嗎?”

探春搖頭嘆息道:“事關孝道,老爺也沒法子的。再者,若是這個時候三哥哥還不回來,於孝道上有虧欠,那可是了不得的事。

日後縱然做了官,也會有人拿此事彈劾。”

林黛玉聞言,又唏噓一聲,以她靈慧的心思,也想不出此局怎解。

探春嘆道:“林姐姐,我什麼樣的處境你也清楚,往常心裡何曾不苦?

可自從知道了三哥哥那些事後,往日裡憋悶在心裡的苦,好似都不算什麼了。

和三哥哥比,這世上又有幾人,配說一個苦字?”

言罷,探春眼中滾下淚來。

林黛玉語滯之下,卻再也不提委屈二字,想起那道身影,怔怔出神。

他會怎樣做呢……

……

曲江池,杏花亭。

與其說是杏花亭,不如說是杏花廳。

因為曲江池邊的這座涼亭,遠較尋常亭軒廣闊。

若只大,卻還不算有趣。

有趣的是,有兩灣淺淺的溪流,一內一外,在亭間迴圈流淌。

兩條由鵝卵石鋪就的小河道,蜿蜒在亭間各石几前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