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趙同知顯然已經失去了耐心。
葉春秋卻道:“大人無非是說,學生從前不學無術,所以這一次過關斬將,連考兩場,俱都成為榜首,所以有舞弊的嫌疑,既如此,那麼學生為了清者自清,就只好獻醜了。”
獻醜……
趙同知和周夫子有些無奈的發現,原本審問一個小小的府試童生,手到擒來,誰知審了這麼久,居然被這個少年開始帶起了節奏。
這個少年…很不簡單。
只是這個時候,警惕也已經遲了,趙同知雖然明知好像被人牽住了鼻子,只是現在眾目睽睽,似乎也不好蠻不講理。
他不待開口,葉春秋道:“學生記得,府試的題目是《道不遠人》,大人認為學生作弊,學生就索性再作文一篇,請大人品鑑。”
當場做文章……
所有人傻眼了。
要知道一場考試,往往需要幾天時間,也就是說,你想要做出一篇好文章,不花費幾天時間是不可能的,畢竟你需要醞釀,需要打腹稿,需要仔細的推敲,所以從一開始,趙同知就沒有想過當場來測試葉春秋的學問。
而葉春秋現在提出來,有點驚世駭俗,莫非他要即興作文章不成?
趙同知看他頗有底氣,便冷笑:“難道你還要讓本官在此枯坐,看你搜腸刮肚不成。”
葉春秋搖頭:“自然不敢耽誤大人的時間,咦……真是說來就來,學生有了。”
有了……
堂中頓時安靜下來,有了什麼……大家寧願相信葉春秋有喜,也不相信此時葉春秋突然文曲星附體,文思如尿崩能,文章哪有這樣好作的。
卻聽葉春秋搖頭晃腦道:“道在人中,而遠人為道者,誤矣……”
嗡嗡……破題一出,周夫子就感覺自己的腦袋有些眩暈。
這篇破題,他是聞所未聞,顯然不是葉春秋府試的那一篇,而且單看破題,十分精彩,可謂文思巧妙到了極點,這樣的文章,若是早有人作過,只怕早已登載了出來,許多人傳抄了,可是聞所未聞,就意味著這是葉春秋即興而作。
這傢伙……難道是妖孽嗎?
葉春秋的聲音再堂中迴盪:“蓋道即人而具者也,遠人為道,即非道矣。求道者,其知之否耶?”
嗡嗡嗡……
堂外已經開始議論開了,承題已出,依然精彩,甚至可以說,完全是八股典範的標準,教科書式的文章,無論是破題、承題,完全有大宗師的風範。
聚眾的考生很多,既然是考生,當然都是識貨的,葉春秋寥寥幾句破題和承題,就已經語驚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