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倉庫到大明

第71章 英國公府的人

方醒的話讓朱瞻基有些黯然,他頹然坐在書房裡,“去歲耿通被汙徇私,入詔獄,死於酷刑。”

耿通?

方醒在出發之前倒是被陳嘉輝教導過這些人事關係,所以就訝然道:“他不是大理寺右丞嗎?”

“正是他。”

朱瞻基恨道:“漢王跋扈,在皇爺爺的面前巧進讒言。紀綱這個酷吏更是……”

連朱瞻基說到紀綱時都要避諱,這……

方醒覺得自己有些太樂觀了,他以為到了金陵,大抵是和在北平差不多。可沒想到的是,這邊的政治鬥爭已經開始白熱化了。

耿通死的確實是有些冤枉,他不過是對朱棣改動太子監國期間的一些事情覺得有些沒必要,於是就上疏勸諫。

當時朱棣沒搭理他。

可誰想事情還沒完,就在去年年底,有人說耿通徇私,結果朱棣就想起了前事,數罪併罰,直接就下了詔獄。

而紀綱暗自揣測皇帝的意思,最後下手除掉了耿通。

“……朝中忠直之輩為之一空,漢王勾結紀綱狼狽為奸,已無我父子立足之地了!”

方醒也覺得朱棣的猜疑心和脾氣太過分了,他沉吟道:“紀綱只是小人,不足為據,可漢王……”

漢王朱高煦近期頗為得意,特別是他用金錢和許諾勾住了紀綱後,更是覺得自己足以掀翻太子了。

“……為今之計,你當謹慎。”

方醒努力回想著一些細節,開解道:“漢王跋扈是好事,所謂人慾亡,必先瘋狂。紀綱權傾朝中,遲早會成為陛下的眼中釘。”

紀綱沒有好結果,這個是方醒的結論。

自古以來,甘當上位者劊子手的都沒有好下場,比如說唐朝的周興和來俊臣,這兩位酷吏當時也是權傾朝野,可最後卻都沒有好結果。

朱瞻基嘆道:“家父已經是退避三舍了,可漢王一黨依然不依不饒,恨不能把家父從太子的位置上拉下來。”

方醒微微一笑:“這不是還有好聖孫嗎?”

朱瞻基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德華兄,莫要取笑。”

所謂的‘好聖孫’還是個典故,當年朱棣登基後想立太子時,結果就問了解縉。

而解縉只說了三個字,朱棣就打消了讓朱高煦作太子的念頭。

而這三個字就是:好聖孫!

朱棣對朱瞻基這個孫子的喜愛是不加掩飾的,每當談到朱瞻基,朱棣都是用‘英果類己’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而有傳言,當年朱瞻基出生時,朱棣做夢夢到了自己的父親朱元璋,朱元璋送了一塊大圭給他,上面寫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

至於這個傳言是否真實,方醒覺得不大靠譜。

朱瞻基有些愁眉不展的說道:“解學士還在詔獄裡,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出來。”

解縉也是因為太子的事觸怒了朱棣,被關押至今。

這時馬蘇來了,方醒就笑道:“煩惱的事天天有,暫時忘掉吧。”

晚上又是一頓好吃,直把朱瞻基吃的都不想回去了,最後還是來了個宦官,直接帶來了朱棣的命令。

“陛下宣召太孫殿下。”

方醒有些不屑的暗道:你既然看重這個孫子,那你還折騰他老子幹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