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頭,看看這個!”這一次我沒有用手去接觸那些顆粒,而是戴上了手套。
我原本打算檢視一下黑色顆粒的深度進行記錄,可是從坑底掏出的那些顆粒卻讓我有了些新的想法。
俞維達聞訊走了過來,見我的表情他也是戴上手套結果了那些剛剛被挖出來的顆粒,這些顆粒在外形上和表層的沒有區別,可是上面卻分佈著不少乳白色的粘稠液體!
這種液體和雞蛋清十分類似,捏在手裡感覺又非常的潤滑。
“再挖幾個坑試試。”俞維達捏了捏這些滑膩的顆粒,也從揹包下工兵鏟開始挖掘起來。
幾分鐘後我們在山頭的各個方向上又挖了幾個半米左右的深坑,結果無一例外下面的顆粒都是這樣黏稠溼潤的。
這一次我們幾個人都面面相覷,有些想不明白為什麼表層的顆粒是乾燥的,可是下層的卻是潮溼甚至滑膩的。最後我們又裝了幾瓶樣本才重新返回車上。
一路向小鎮返回,劉楠楠有些好奇的打聽為什麼我們會採集這麼多的樣本。
“給科學家研究,看看這到底是什麼。這樣我們才能寫出科普文章來揭露這後面的真相!”俞維達一邊開著車一邊笑著解釋道。
俞維達眼見劉楠楠還要發文,立刻岔開了話題,“咱們現在的位置已經接近森林深處了,怎麼沒見到有什麼動物啊?都被人類活動嚇走了?”
不成想劉楠楠也是一臉的奇怪,“不會啊,我們平時都不敢在這一帶單獨行動的。野兔、獾子、猞猁還有野鹿這裡有很多的!每年猞猁繁殖的季節大家都不敢單獨在這一帶活動!”
隨後她突然瞪大了眼睛,有些驚奇的說道:“不會是,不會是跟飛碟有關吧!難道那些動物都被飛碟嚇跑了?還是都被他們抓走去做標本了!”
俞維達搖了搖頭,“不,不,這都是你的幻想。咱們要透過科學的角度來看待解決這些問題。放心吧,一旦有了答案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
“那,那關於獎狀和那些獎金呢?”劉楠楠故意看著窗外有些不好意思的壓低聲音問道。
“這個你可以放心!只要這篇文章完成,不但你可以得到獎狀和獎金,說不定還能獲得在文章上面的署名權!”俞維達露出一個和藹的笑容,這笑容讓劉楠楠慢慢放下心開始給我們講起了附近的奇聞異事。
這時候我們來到了一處岔路,往左是返回小鎮,往右按照劉楠楠的話則是前往一個小村子,村上只有不足百口人,大多數年輕人都在林場上班,上了歲數的老人則采采人參種種地,過得雖然並不富裕但是也十分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