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吧,裡面沒人!”
聞言我和俞維達也是先後爬了進去,在攀爬過程中我曾無數次在腦海中構思著將要見到的場景,會不會是佈滿了閃爍的紅綠橙訊號燈,會不會上面有很多難以理解的按鈕和儀器。
當我實際進入駕駛艙後,我感覺自己先前的猜測都太過高大上了,畢竟二戰距離現在已經有六十多年。儘管這架飛碟的發動機十分先進,可是它的電子裝置卻遠遠落後於現在。
飛碟機艙中心裝備有一個直徑近三米的黑色圓柱體,從位置上看這就是整架飛碟的發動機了。不過這架發動機的艙室封閉極好,我並沒有找到任何有意義的線索。
隨後我和俞維達、慄琳又轉向機艙前的駕駛室,這裡不要說科幻了,就是和現在普通飛機的駕駛艙都有著巨大的差異。
一根操控杆突兀的位於駕駛座椅前端,上面只是簡單的佈置著幾個方方正正的按鈕,而在駕駛座前透明的艙蓋上則是簡單的繪製著一些刻度線,應該是用來推測距離和高度的。
不過在駕駛座位上方卻掛著一套看上去比較現代化的頭盔,上面的造型已經很接近於現代戰鬥機的操控頭盔。
此時駕駛飛碟的人都已經逃跑,機艙內除了這些東西意外便只剩下幾支造型另類的衝鋒槍和兩個類似肩扛火箭發射器的東西,之前我們在山洞中遭到的襲擊應該就是這些東西造成的!
在飛碟機艙底部還架設有兩支航炮,不知道剛剛的戰鬥中納粹為什麼沒有使用它們。除此之外這架飛碟再沒有其他武器。
因為擔心飛碟內部仍然存在危險,俞維達決定暫時封鎖周圍的山洞,同時聯絡上級派遣更多的增援。可是此時通訊裝置卻都無法正常工作,一時之間我們也是無法聯絡上級。
這架飛碟本身的電子技術含量雖然不高,但是它可以平穩飛行,並且它的發動機技術肯定是遠遠領先於當代的,所以我們必須將這架飛碟,至少是發動機部分儲存完好!
既然暫時無法獲得外界的支援,我們只好坐好固守的準備。
俞維達和我先清點了一遍剩餘的戰鬥人員,我們兩夥人總共最開始只有兩個班的規模,不過在在我們分兵後俞維達得到了兩個排的支援兵力,現在和外界的聯絡中斷,恐怕那個武警營後續的支援很難到達了。再扣除掉戰鬥損失的,我們現在的有生力量一共不足四十人!
如果只是在這座天坑裡構築防禦那麼現在的力量勉強夠用。可是俞維達卻要求我們主動出擊,禦敵於國門之外!
“這些納粹既然千里迢迢來到這裡,並且在這裡蓄養當地人,那麼只能說明他們的人手並不充足。而且之前你們在另一處天坑遭遇過他們蓄養的當地人,那些人手裡並沒有像樣的武器,這說明他們並不信任這些人,既然如此他們的人數肯定不多!如果咱們主動出擊去尋找進攻他們,肯定會打亂他們的計劃,至少讓他們不敢來主動進攻咱們或者從容的逃走!”俞維達的話斬釘截鐵,但是他的分析在我們看來也並不存在明顯的漏洞。
最後俞維達作出決定,分出十四人前出尋找納粹部隊並且保持火力接觸直到援軍到達。而我和慄琳負責指揮這支隊伍,邊巴也是揹著步槍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