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我們好奇的是,他們倆難道是惺惺相惜?比賽都開始了,卻依然在深情凝視……”
不過,不管主持人說什麼,阿星與唐牛並不受影響,彷彿在進行天人交戰。
過了好一會兒,唐牛終於繃不住了,冷笑道:“想不到你也去了少林寺……”
“怎麼?只能你去,別人不能去?”阿星一臉譏諷道。
“哈哈哈,你去了又如何?你知不知道當年我在少林寺呆了足足十年,而你不過才去了一年多,能學到什麼本事?”
“錯!無論是學武還是廚藝,是要講究天賦的。天賦不夠,十年也枉然。”
一聽此話,唐牛不由哈哈大笑:“你跟我講天賦?你怕是忘了你自己連一碗雜碎面都做不好?”
“呵呵,不錯,我承認,當年的我太狂妄自大,就像你現在這樣……”
“哼,別拿你跟我比。你那是狂妄自大,我是自信!”
“是麼?多說無益,手下見真章。”
“怕你不成?今天,就讓你見識見識我真正的廚藝……啊!”
唐牛突然大喝一聲,外面套的衣服竟然像氣球“嘭”一聲爆裂,露出裡面所穿的小馬甲……
“哇!”
“這是超人麼?”
“不對,是氣功,這是真正的氣功!”
“一上來就爆衣,厲害……”
唐牛得意洋洋,對著觀眾席拱了拱手,然後大聲道:“今天,我便讓大家夥兒開開眼界,做一道大菜,名叫超級無敵海景佛跳牆……”
“什麼?我沒聽錯吧?他居然要做佛跳牆?”
臺上,一個評委大驚失色。
“對啊,這道菜至少得一天一夜才能出來,短短兩個小時他怎麼做?”
“就是,急火做出來佛跳牆,還能叫佛跳牆?”
也不怪這些評委驚訝,就連臺上不少觀眾也很吃驚。
畢竟,佛跳牆這道菜太有名了,而且,九成九的人恐怕也只是聽聞過其大名,而沒有機會品嚐一口。
佛跳牆又名福壽全,乃是一道福州名菜。
其用料精良,種類繁多,天上飛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山裡長的……無一不有,可謂是集山珍海味之大全。
其主材大多為: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等等。
每道主料都需要先進行初加工,然後再加入高湯與老酒裝在瓦罐中,以文火慢慢煨制而成。
其香味濃郁,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味中有味。
之所以叫佛跳牆,其中有一個傳說。
據說,當年有一個叫周蓮的官員前去赴宴,席間吃了一道菜,是用雞、鴨、羊肘、豬蹄、排骨、鴿蛋等以慢火煨制而成。
周蓮吃了以後,對此菜念念不忘。
因為他本身也是一個好吃嘴,而且自身對美食也有研究。
於是便同自家的廚師一起反覆研究,不斷嘗試,減少了肉類用量,加入了各類海鮮、菌類、使得這道菜食材更加豐富,鮮美可口。
於是乎,周蓮專程燉了一鍋邀請好友前來品嚐。
一眾好友嚐了之後連連呼絕,其中一個秀才一時興起,眼見隔壁就是一間寺廟,於是即興賦詩曰:“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於是乎,便有人根據這句詩將此菜命名為:佛跳牆。
對於一眾人的驚訝,唐牛卻洋洋得意,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別人越是不相信,他偏偏要將之做出來,這樣就能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
他這一招果然很成功,吸引了一眾評委的眼光,吸引了在場絕大多數觀眾,包括鏡頭也時不時對準了他,儼然成了全場焦點。
另一邊,緊挨著唐牛的方東,也在不緊不慢準備。
他所做的菜乃是法式大菜,這也是他的拿手,中式菜他會做卻很少做,心裡也有自知之明,做中式菜他肯定比不上在場的本土廚師。
所以,自然要做他擅長的。
至於阿星……讓人意料不到的是,他卻取出一團牛肉開始用手掌擊打……
“奇怪,別人都在做大餐,這史蒂芬周在搞什麼名堂?”
臺上一個評委疑惑道。
“難不成他又要做海鮮牛丸?”
“他只會這道菜?”
“就是,半決賽就做過牛丸了,怎麼食神大賽他還是做這道菜?”
“就算他做海鮮牛丸頗有特色,但唐牛真要把佛跳牆做出來,那就必贏無疑了。”
一眾評委交頭接耳,普遍不看好阿星。
的確也是,海鮮牛丸固然有特色,但一而再,再二三的吃,就失去了新鮮感。
觀眾席上,也有不少人慶幸沒有買阿星贏……
不過,阿星才不管別人說什麼,只管專心地做自己的事。
這一次擊打牛肉,他巧妙地施展了內功,而且力度也把控的相當好,不至於將牛肉打的稀碎。
總之不能失去牛肉的韌勁。
時間慢慢流逝……
唐牛動作熟悉,左右開弓,不停地加工著各類食材。
方東也在慢條斯理,加工著他的鵝肝、魚子醬……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在外界,方東乃是僅次於奪冠的大熱門人選,但是,一眾評委還沒品嚐他的菜便已經將之pass了。
說白了,西菜與中菜完全是兩個體系。
西菜吃的是氛圍,講究的是原味,適合浪漫的情侶以及那些自以為是貴族,不屑與平民為伍的人。
實則上,對於好吃嘴來說,對於真正的美食家來說,還得中菜才稱得上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所以,無論方東怎麼做,就算他是米其林三星廚師又怎麼樣?
米其林三星在華人地區,也不過就是適合裝個比而已,說不定還不如街邊小攤的小吃好吃。
一眾評委評的是食神,是要從多方面評斷的,總之就是色、香、味俱全……
而不是評什麼工藝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