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壓著怒氣,看向周霖炯,道:“你怎麼看?”
周霖炯默默沉思片刻,道:“皇上,臣在四川待過一年,秦副元帥名望很高,功勳卓著,臣認為這道奏本,言過其實,已經出了議政的範疇,屬惡意攻擊。”
閆琪杉沒敢吱聲,因為這道奏本是彈劾秦良玉的。
原因是京中近來傳出訊息,孫承宗因為年老體衰,不勝繁務,準備年底之前乞骸歸鄉。
而接任他的,不是盛傳已久的曹文詔,而是帥府排名第一的副元帥,秦良玉。
賀三才這道奏本,裡裡外外都是對秦良玉作為女人身份僭越朝堂的攻擊,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幾乎將秦良玉形容認定為一個禍國殃民,亂及天下的無恥女人。
大明早就傳出了當今這位親自出城十里迎接秦良玉的故事,都知道朱栩對這位女將軍抱有特殊的好感,誰會在這個時候不識趣的寫這樣的奏本?
要知道,這樣的風險非常大,以朱栩的年紀,等於是自絕仕途!
偏偏就有人寫了,而且還是京師大學的校長!
從本心來說,閆琪杉也不贊成秦良玉擔任帥府元帥,內閣右次輔,這……太過荒唐!
但從秦良玉的履歷來看,認真來說,沒有問題,進一步說,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在大明這樣的體制中,能有什麼威脅?
問題就在於,秦良玉是一個女人!
一個女人躋身於朝堂上,站在一群男人之間,還是前面,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對官場會有如何的震動?在民間會形成怎樣的影響?
這是對中原王朝千年的倫理綱常的挑戰!
絕大部分讀書人,難以接受!
閆琪杉心裡透亮,不曾多言。
一面是可能滾滾的反對聲,一面是當今的一力支援,誰勝誰敗還難說。
朱栩對於周霖炯的話不置可否,瞥了眼閆琪杉,大概也能猜出朝野的真實態度。
沉吟片刻,朱栩道“下旨嚴厲斥責賀三才,第一,聽謠傳謠,不辨是非。第二,妄議朝政,影響惡劣。第三,惡意攻擊朝廷大員,不尊法紀。第四,持身不正,操守有失。第五,言辭卑劣,品行不端。第六……”
朱栩一口氣說了賀三才十六條大罪,這才揮手。
李德勇慌忙記下,應了聲,去向不遠處的一個亭子裡,安排人發信去京城。
不一陣子,李德勇看著飛向天際的信鴿,低聲自語道:“京城有熱鬧了。”
他身邊的一干內監俯首躬身,隱隱有些發抖。
他們都是老太監了,在京城中冷眼旁觀了不知道多少風雨。
這個賀三才,不管身後有沒有人,這都只是個開始。
朱栩的計劃裡,本來沒有去四川,但賀三才這道奏本是一個意外,朱栩特意更改計劃,走了一趟四川。
四川這個曾經的天府之國,在災情下是滿目瘡痍,即便這些年有朝廷的不斷輸血,依舊睏乏不堪,民心疲憊,掙扎度日。
朱栩視察了四川的‘新政’各方面,而後又在軍營中待了幾天,在朱栩離開成都的第二天,四川巡撫林尤廷與西方戰區大都督熊廷弼聯合署名文章《天府之國的復興與挑戰》一文,在朝報上發表。
曆書四川的發展史,尤其是萬曆十年之後,對於一些建立卓越功勳的人,不吝嗇筆墨,大加讚揚,這裡秦良玉的名字,格外惹人注目。
京城,大元帥府。
已經極少入宮的孫承宗,坐著輪椅看著身前的秦良玉,笑著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什麼可怕的。”
秦良玉自然無懼無畏,她憂心的是因為她,會將朱栩置於一種不利的境地,這不是眼前的輿論,而是千秋史冊!
她知道朱栩對她的一些特別的信任,這種信任有些超乎了君主對臣子的信任,秦良玉一個七十多的老太太自然扯不到男女那些事,卻也想不透來自哪裡。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曹文詔會是接替孫承宗的人,但高層都清楚,乾清宮屬意的是秦良玉。
秦良玉聽著孫承宗的話,抬起手,平靜道:“讓元帥費心。”
孫承宗摸著椅子,望著殿外,感慨的道:“你我都是半截入土的人,沒必要想那麼多。皇上要做的是千秋偉業,你我能以這樣的年齡還能做些事情,應該感到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