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冥經

第79章 第0079雲煙

處理完妞妞後李陌一神清氣爽地出門,只是一想到今天要辦的事,李陌一的情緒頓時又低沉了下來。

希望不是他想的那樣吧。

……

……

“二十多年前的撿孩子一事?”

嶗鄉的老人愣了愣,他今天一大早出來曬太陽,卻突然碰上一個年輕小夥,對方開口就問,問的都是關於二十多年前的撿孩子一事,可二十多年過去了,他還真不大記得了。

“我得想想。”

那老人趕緊叫來了另外幾個老人,幫幫這年輕小夥,和他一起回憶回憶,二十多年前的撿孩子一事發生時,有沒有一個叫楊流兒的人到過那裡。

然而幾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語,想來想去,幾位老人之間互相對不上話,李陌一沒有得到什麼靠譜的訊息。

“我是嶗鄉的老住戶了,二十多年前楊流兒是住在嶗鄉沒錯兒,但我對你口中的這個撿孩子一事實在是沒有印象啊。”

那位老人疑惑地說道:“小夥子,你確定二十多年前發生過這事嗎?當時的狀況和現在可不一樣,有些百姓家中丟了孩子,不願意聲張,更願意自己去找。”

老人的話問到了李陌一,他只知道楊流兒有一個失蹤多年的親生兒子,名叫楊慶安,但他還真不確定楊流兒撿孩子之時,有沒有大肆聲張過。

詢問無果後,李陌一又去了那個幾天前熱情招呼他的那戶人家中,就是從這戶人家的口中,李陌一得知了楊流兒有一個失蹤的親生兒子。

“快二十年了,小慶安都長成大小夥兒了。”

剛剛踏進一處大院,幾個大娘立馬圍了上來,“是慶安來了啊。”

見到大娘們熱情,李陌一有些心裡不安,他這身份畢竟是騙她們的,但現在事情沒弄清楚,說出實話也無濟於事,只能先繼續糊弄她們一下了。

“大娘,你知道當年我爹是怎麼碰上楊木林的嗎?”

李陌一看出對方很是熟識楊流兒一家,在他聲稱自己是楊慶安之後,大娘們一見到他,就如親似故的待他,若不是十分熟識,怎會這般親暱呢?

正因如此,李陌一覺得這些大娘們或許知道些什麼。

“倒也沒什麼,但是你要是真我也就告訴你吧。”

為首一個老大娘嘆了口氣,娓娓道來。

楊木林是楊流兒的養子。

原來楊木林是兩歲多的時候,被爹孃拋棄,當時他的穿戴整齊,手裡攥著紙條,紙條上寫著他的爹孃養不起他,希望有好心人能夠代為撫養。

倒也是天道逢佳時,楊流兒抱起了楊木林,代為撫養了他。

……

從大院裡走出來,李陌一又是一聲嘆氣。

只可惜玄門中人算人不算己,甚至連自己的命運他們也是掌控不清的,要不然,當年的楊流兒又怎會在丟子之後,無奈選擇撿回一個楊木林呢?

難道線索就斷在這兒了嗎?

那個楊慶安,到底在哪兒呢?

最後李陌一還是再次回了大院之中,以楊流兒的名義在院裡上辦了幾桌酒席,宴請那些楊流兒以前的鄉親。

“慶安啊,你爹他也是真的苦啊,好在總算把你給找著了,現在歸了西天,也能告訴你娘這個好訊息了。”

坐在李陌一身邊的是最早將他認成楊慶安的那個大娘,鄉下的婦人豪爽,喝了幾口酒之後什麼話都往外倒。

“當初你爹和你娘多好啊,你外公看不上你爹做那活計,弄那種歪門左道騙人,可你娘就是認準了你爹,啥也不要嫁到楊家,為了這個,你外公和你娘整整慪了三年的氣,直到你出生之後,兩家才重新開始來往。”

在李陌一有心引導之下,桌上大夥兒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楊流兒和他妻子鄭鳳嬌的往事。

楊流兒的爹是個瞎子,當年也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大人物,靠著瞎老頭的本事,攢了不少錢,只是有一年,瞎老頭被人算計,在一次活計之中間接害了顧主一家,顧主一氣之下告上當地府長,說是瞎老頭故意陷害他們一家,從那之後,不僅家產全都被沒收,瞎老頭自個兒也被人揹後拾以舌根,遭了大罪,最後因為一場重病離世。

誰也不想和這種人扯上親近關係,瞎老頭死後,媳婦跑了,那時候才七八歲的楊流兒就是靠自個兒長大的,要麼下河摸點小魚小蝦,要麼就是上山找野菜,掘草根,長大後,那事的影響也過去了,他沒有按照鄉里老輩的慣例,踏踏實實種地或是自做生意,而是重拾了他爹的舊本事,替人捉妖鎮邪。

只是楊流兒那時候還是太年輕了些,當地沒多少人信他,反而讓他多了一個騙子流的外號,在嶗鄉很多人看來,楊流兒和混吃等死的二流子沒啥區別。

但楊流兒有一個勝處,那就是長得俊,身材高大,濃眉大眼,在嶗鄉之中,俊的算是一時無兩。

而且他也特別會哄人,楊流兒喜歡院頭鄭家的姑娘,那個號稱是嶗鄉一枝花的鄭鳳嬌,每天爬鄭家的後牆,又是給人姑娘送野花,又是攢錢給姑娘買首飾和小手絹的。

有幾日不知道從哪裡學來了幾首歪詩,大膽地坐在鄭家的牆上念。

鄭家老頭舉著釘耙不知道趕了這小子多少次,都讓已然被勾走了心的閨女鄭鳳嬌給攔下了。

似乎是覺得家底薄給不了對方幸福的生活,中途楊流兒出走了好幾趟,他是有真本事的人,外地縣城村鄉中那些百姓有不少信他的,楊流兒做成了幾樁生意,賺了一筆銀子回鄉建了新房子,還買了一大戶人家才有的四抬大轎。

時至今日,嶗鄉中很多女人都忘不了那一幕。

顧來四個壯力抬著大轎,楊流兒一身乾淨長衫站立一旁,領著大轎就往鄭家門口去。儼然一副接親模樣。

當時閉塞的小嶗鄉里哪有人見過這樣的場面啊,加上楊流兒長得又俊,不少小姑娘恨不得代替鄭鳳嬌嫁給他了,更何況是鄭鳳嬌本人呢。

但是鄭家老頭比較固執,他覺得楊流兒這樣是走偏門左道的,保不齊什麼時候和他那個親爹一樣會出事,擔心女兒嫁給他受苦,即便楊流兒當時許諾了不少彩禮,他還是不答應。

幸好是鄭鳳嬌膽子大,直接帶上包袱連夜跑楊家去了,鄭家老頭雖然氣,可這黃花大閨女半夜跑人家裡去了,沒了名聲,儼然就如同覆水難收,他也沒招了。

在一起之後夫妻倆十分恩愛,外人看來楊流兒沒什麼正經工作,可是每趟出遠門回來後總能帶著很多東西回來,想必是掙了銀子,第三年,倆人的兒子楊慶安出生後,日子更是一時幸甜。

然而好景不長。

楊慶安一歲多那年,楊流兒出門給一個老顧客鎮邪。

因為當時嶗鄉上有一家門店新開張,說是來了一批上好毛皮大衣,鄭鳳嬌想給時常在外奔波的丈夫買一件好點的過冬衣衫,抱著一歲多的兒子就走向了那家新門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