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案子吧,李曉凡是楚然最好的朋友,我不想讓她失望!”
蕭南說著向楚然擺手,讓她進來辦公室,徐劍見兩個人心意已決,點點頭。
等徐劍敘述完,楚然和蕭南知道了整個案件經過。
2010年四月,大北市知明大學,大二的學生李曉傑,在第一個週末,參加了學校探險者社團組織的探險活動——泉河溶洞徒步。
報名時有八個人,出發時因為各種原因,只有5個人。
5個人早晨7點鐘在大北市小巴車站集合,一個半小時後到達泉河溶洞。
可是他們的目的地不是保護措施非常完善的泉河溶洞,而是距離泉河溶洞一公里左右的5號溶洞。
地質管理局為了方便地址勘察和研究,早早就將大北市周邊的溶洞進行編號。
也三令五申,不許民眾進入泉河溶洞以外的地方。
但是冒險者根本不把這些勸阻放在眼裡,依舊一撥又一撥民眾進入。
在李曉傑之前,已經有十餘人在此喪命。
李曉傑一行五人,到達泉河溶洞後沒停留,半小時後徒步到達5號溶洞門口。
九點鐘左右,即將進入溶洞時,五個人將位置進行排列,李曉傑走在最後。
因為溶洞裡漆黑一片,完全靠頭頂燈照明,所以五個人十分謹慎。
5號溶洞是水旱洞,地質非常奇妙,入出口都為旱洞,溶洞最深處卻是水洞。
而且洞內鐘乳石怪石嶙峋,幾個人商量後,決定用繩索為牽引,五個人依繩而行。
進入溶洞後,腳下坑坑窪窪,頭上鐘乳石高高低低。
沒有成熟的道路,路徑又非常狹窄,五個人沒有交談,依次行進。
正常從進入溶洞到出口要五個多小時,具後來走訪其他探險者,和當日四人供述,在溶洞內行進,確實非常艱難。
旱洞到中心水洞,五個人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
中心水洞的湖水,其實是大北市未央湖湖水在這裡穿洞而過,湖水深20米,寬15米。
李曉傑可能就是走到這裡時失蹤。
沿著湖繞過水洞又走一個小時,因為五個人不曾交談,李曉傑又走在最後,所以繞過水洞後,走在他前面的人才發現他不見。
但是洞內漆黑,已經走了四個小時的幾個人疲憊不堪,加之洞內陰冷,幾個人早已凍透。
想想出口近在眼前,幾個人於是繼續前行,三點多鐘,四個人走出5號洞。
這時發現,牽引五個人的繩索,被李曉傑剪斷,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有人說,李曉傑是自己了斷的原因。
四個人很害怕,四點十分,當地管理局接到求救電話。
但是因為五號溶洞地勢太崎嶇,當地管理局,並不具備深夜繼續探洞的能力,也沒有探洞裝備。
考慮安全,當時沒有展開搜救。
而且當時,大家都抱著希望,認為李曉傑掉隊,盼著他可以自己走出來。
第二天,專業人員和搜救隊伍趕到,因為十年前,大北市還不具備先進的搜救能力。
加之溶洞進出都耗費時間和精力,所以搜救工作十分困難。
第一天三人進洞,第二天五人,到第五天增加到十人,考慮到溶洞的內部特點,李曉傑沒有生還可能,最終管理局放棄搜救。
案件在二日後送達刑警組,因為管理局採取的措施非常妥當,加之同行四人口供一致。
刑警組派專人調查,取證,最終並無其他線索,因為未見屍體,便以失蹤結案。
謝謝海燕投月票,加更一章,鞠躬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