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接下來盧鴻便正色說道:“只是,我此前所教你的試賦,卻只能說是私試試賦,而不能說是進士科的試賦。進士科第二場的雜文試賦,考的是冠冕正大,開闔之間見煌煌大氣,而限韻這一條,對格局卻又有所限制。韻腳多用古語一句為韻,好在有時候要依次序,有時候卻不用依次序。你精通史籍,因而古往今來那些典故等等,儘可用入試賦之中,這對你來說,是最大的優勢。另外,明年按理雜文考的就是試賦,後年許是試詩,至於銘箴贊論,早已多年不考。從明日開始,你每兩日試賦一篇,我與你一一評點……”
儘管盧鴻教導自己試賦並不是第一次,但如眼下這樣細緻入微的敦敦教誨卻還是絕無僅有。因而,杜士儀端坐凝神細聽,只聽盧鴻旁徵博引,從武后年間開始的京兆府和同華二州解試乃至於歲舉的試賦考題,又嫻熟地誦出那些流傳甚廣的試賦名篇,往往從中摘出那些精彩的對他逐字剖析,他自是越來越全神貫注,到最後又和盧鴻探討用句格式,哪怕是當屋子外頭兩人打起簾子向內瞧看,他也渾然未覺。
這一講便是整整兩個時辰,盧鴻專心致志,杜士儀聚精會神,待到最後,還是悄悄過來看過三四次的裴寧實在忍不住了,挑開簾子進去重重咳嗽了一聲,眼見得那師生二人誰都沒有反應,他又提高了嗓門再次重重咳嗽一聲,這才終於收穫了四道看向自己的目光。
“什麼時辰了?”盧鴻開口一問,這才聽到杜士儀的肚子發出了咕咕叫聲,又發現天色已經全然昏暗,他一時不禁哈哈大笑,“樂而忘飢,真的是樂而忘飢……好了好了,一天講這些卻還不夠,十九郎,咱們先去祭了五臟廟,接下來這些天再細細說!天后年間至今的試賦,我這裡可是收了不少,你不妨去抄錄揣摩揣摩!”
這一頓晚飯吃得太遲,當飢腸轆轆的杜士儀終於填飽了肚子,回草屋休息的時候,卻見盧望之和裴寧正站在草屋門口。
此刻夜空之中明月高懸,卻難掩璀璨星光,山間早已經安靜了下來,蟲鳴陣陣,夜風習習,不少草屋中都已經熄了燈,顯見白日求學讀書辛苦的人們已經睡了。盧望之身後的草屋中,隱約還能聽到崔儉玄含糊不清說夢話的聲音。盧望之就這麼披衣敞襟露懷而立,平日裡老是掛著笑容的臉上這會兒赫然是少見的正經,而裴寧那張冷若冰霜的臉,彷彿更冷了。
二師兄宋慎為人謙和最好打交道,而盧望之看似隨性散漫,其實卻胸中自有一本明賬,至於裴寧就更不用說了,眼下是山中幾百號人,幾乎沒有不怕他的。所以,面對這一幕的杜士儀忍不住心裡直犯嘀咕,思前想後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犯錯之處,這才深深吸了一口氣上前。
“大師兄,三師兄。”
“小師弟,你好啊!”盧望之笑呵呵地抱著手,下一句話卻和第一句打招呼似的話完全不搭調,“你預備何時辭去下山?”
見杜士儀給盧望之一句話問懵了,裴寧不禁不悅地斜睨了盧望之一眼,這才淡淡地說道:“大師兄這話,你便只當沒聽見吧。小師弟,你和我學琵琶,前前後後加在一起也不過大半年,但你和崔十一郎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一樣,勤學苦練,再加上天分極高,恐怕如今已經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今日盧師教你的那些,我和大師兄都聽見了。試賦之道,我不擅長,所以我只有一樣東西送給你。”
接過裴寧遞過來的那一卷東西,杜士儀猶豫片刻方才開啟。接著月下光輝,他認得這恰是一卷曲譜,登時連忙抬頭,卻只見裴寧依舊面色平靜地說道:“這是我這些年蒐羅以及新作的一些琵琶曲譜。你既然在畢國公夜宴上頭能夠創出新曲,這些東西對你應該有所助益。更何況,這些曲譜我早就用不上了。”
和裴寧客氣,只會讓其惱怒,因而杜士儀也就不再謙辭,直接收好了納在懷中。等到裴寧頭也不回地離去,這時候,盧望之方才伸了個懶腰,隨即似笑非笑地說道:“盧師既然對小師弟寄予厚望,你可得再努力多用些功。日後咱們這滿山幾百號人,興許可就要全都託付給你照拂了!”
不等杜士儀答應或反對,他便欣然下了屋前兩三級竹製階梯,到杜士儀身側時便低聲說道:“三郎對官場仕途無甚興趣,我這性子,到外頭不惹禍盧師就要額手稱慶了。二師弟四師弟都是出身寒門,看他們似乎對仕途前程並不熱衷,六師弟則是為人中庸。如今草堂雖有天子敕封,然總抵不過政令變遷。你既然有此心,盧師都稱許,咱們這些做師兄的,自然會盡力幫你。”
說到這裡,盧望之頓了一頓,這才又繼續說道:“開元以來,那幾位知貢舉的考功員外郎輪流主持歲舉,我也沒別的可幫你,只有這些人的喜好,我倒是瞭解一二。明年後年應該都是李納,此人不比此前裴耀卿等人,貪婪成性,且權貴請託必然難以自持,你心裡得有數。不過,要想到李納跟前,你先得過京兆府解試這一關!”
唐朝進士科,可以說自古以來最難。進士科一共三場,第一場帖經,考的是死記硬背的能力,其中《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連同《易》、《書》、《詩》,稱為九經,從中抽取句子考試,相當於現代完形填空。其中單單左氏傳就有將近二十萬字,難度可想而知。第二場雜文,前期是詩、賦、銘、贊、箴、論、判,開元天寶之後逐漸是詩賦佔據主流。第三場是策論,三道或五道不等。而整個考試時間,一般只有三天三夜,前期直到開元天寶,都是沒有夜試,也就是不給蠟燭的(解試更短)。更重要的是,三場考試,每場定去留,採取的是淘汰制!口乾舌燥解釋到現在,大家也該知道為何積累很重要了,求個推薦票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