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湍湍,身後是瀑布沖刷而下的躁動聲,水汽如雲似霧,帶著一絲徹骨般的涼爽,浸溼卓景寧削瘦白淨的臉龐,濃眉之下,一雙眼死死睜大,卻沒什麼神采。
他這會兒腦海中一片空白,老僧的話彷彿暮鼓晨鐘,穿扎進他的內心,令他靈魂震盪,陷入無盡的深思中。
好一會兒後,卓景寧才從那種當頭棒喝般的狀態下退出來,他回顧左右,卻看到自己已經站在來時的路上,急忙轉身,但身後根本就沒有小路,也聽不到那涓涓流水聲。
“我是恍惚間走出來的?”
“還是我遇到了高人,顯化金身與我論道?我其實一直站在原地沒有動過?”
卓景寧震驚過後便冷靜下來,他思來想去,後者的可能性更高,但這時他看了看自己身上,卻又立馬否定了。
因為他身上還有被水汽浸透後的溼跡。
他的髮絲、眉梢上也有一些水漬。
這就足以說明,剛才的那不是幻覺,而是他真的到了一處有瀑布的地方。
“這……”
環顧四周,這地方有山有廟有樹,唯獨沒有水,卓景寧沉吟片刻後,他想到了年輪心境。這一個心境的修行之人,才具備擊傷惡鬼的力量,他本以為很尋常,畢竟連普通鬼怪都殺不死,但此時看來,這年輪心境的神秘之處,遠超他想象。
畢竟到目前為止,他只是聽了些隻言片語的形容而已。
而在這個聊齋世界,這塊清朝地域,儘管鬼怪橫行,草菅人命,但大多數人,都還活得好好的,也不見百鬼夜行這種恐怖景象!
因為是在佛門重地,又是光天化日之下,所以卓景寧壓根就沒有往鬼怪身上想,他從對年輪心境的震驚過後,開始細細品味那名老僧曾說過的那些話。
他問老僧這佛門的拳法為何如此兇戾,老僧卻反問他什麼是佛。
他求老僧解惑,老僧說了一通後,卻再度問他什麼是佛。
“那麼,什麼是佛?”
卓景寧有種預感,他如果能明白什麼是佛,就能明白這其中的一切,從而修成“餘燼!
心有餘燼,方棄終哀。
《尋龍歸宗》上提到過這樣一句話,似乎這一個心境的關鍵之處。
然而百思不得解,甚至卓景寧都聽到鑼鼓聲,這蘇郡守打道回府的聲音,卓景寧便急忙跑出去。
“卓兄去哪了,我等怎不見你?”
“原來是王舉人,小弟方才遇到一名老僧,一時興起,就與他說了會兒話。”卓景寧見喊住他的是一位說過幾句話的舉人,便趕緊行禮。
別看這位舉人稱他一聲卓兄,但他要是真敢叫對方王兄,這焦郡計程車林,他是不用混下去了。
禮教森嚴,等級劃分,比現實世界影視城的演員圈子,更加可怕。
說話的時候,又有幾名舉人過來,看他們垂頭喪氣的樣子,就知道事兒沒辦成,還等繼續等,卓景寧也沒上去安慰,這容易被人當成假好人,而且也不熟悉,沒這必要。
一行人走著下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