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為王

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

或許,這就是秦與趙的命運吧,四百年分,四百年並……

深吸一口氣,公子刺邁步向前走去,岸上已經有秦國的兵卒等待他,這群人用陌生的眼光打量著回家的秦國太子,將他當做趙人,心中大概滿是憤恨和不屑。

“來者何人?”秦國的校尉按著劍問道。

“秦國太子,刺!”

公子刺挺著胸,高聲說道,尷尬的是,他口中說出的,是夾雜著鄴城口音的不標準秦國土話。

好在,眼前的秦人並未因此嘲笑他,而是統統面色一變,校尉更是激動地上前,仔細打量他。

這群人都是秦國的老公族和雍都國人,這些標準的秦人與豐鎬的周人遺民不同,個個心高氣傲,難以使喚,但對於秦國公室,卻充滿了忠誠。

“太子,真是太子?”

他們很高興,在公子刺亮出手中作為秦國太子信物的藍田玉環後,更是引發了一陣歡呼。

“秦國的太子回來了!”

“吾等可以不必害怕趙國傷及太子,與之決一死戰了!”

這些秦人貴族子弟並不知道公子刺的目的,把他當做英雄一般迎接回去,但公子刺卻面色發紅,袖中一陣滾燙。

秦國的灞上軍營比趙國那邊雜亂了不少,軍中也不盡情是青壯,更有一些老弱孩童,公子刺看到,兩個骨瘦如柴的十多歲少年手持木矛,站在營內呆呆地望著他,也不知他們是不是那舟人的兒子。看來趙無恤說的沒錯,秦軍的精銳果然是在藍田覆沒了,這裡聚集的,只是從各地強徵來,充滿惶恐的烏合之眾,還有一群骨頭太硬不肯彎腰的老公族。

終於,公子刺沿著泥濘的營中道路抵達了大帳處,掀開帳門入內,卻見帳內,一群秦國的公族貴人正在軍議,白髮蒼蒼的大庶長子蒲正坐在最中間。

如今是暖春,子蒲卻披著一身厚厚的皮裘,從下巴到腳都包在裡面,他比公子刺印象中要衰老得多,病弱不堪。惟獨一雙眼睛依然十分銳利,盯著門口的公子刺看,但那眼神,早已不是當年的慈祥關切,而是冷漠。

“二三子且先下去。”子蒲如此說道,帳內眾將便起身告退,一一從公子刺身邊走過,眾人看他的目光滿是陌生和審視。

我好像成了這裡的陌生人啊,公子刺心想,腳下的黃土還是黃土,但所見的人物卻全部面目全非。好不容易能夠回家,竟是碰上這樣的場面,真是既黯然又辛酸啊。

等人都離開後,子蒲才猛地發出了一陣咳嗽,隨後才對公子刺說道:“十二年了,太子這一走,已經整整十二年了。”

“十三年了。”公子刺比他記得更清楚。

“走的時候還是總角孩童,如今已長大成人。”

子蒲嘆息道:“那時候君夫人囑咐公子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汝乃秦氏,而非趙氏,如今站在老朽面前的,到底是秦刺,還是趙刺?”

“是秦刺!小子的身份,一日不敢忘懷!”

公子刺邁步上前,朝大庶長下拜頓首,眼中湧出淚水:“刺有負大庶長之託,未能識破趙侯奸計,致使秦伐義渠,給了趙人可乘之機……”

“老朽都未能看穿,何況公子少不經事,豈是趙無恤的對手,過去的事,不提也罷。”

子蒲扶公子刺起身,但一對手掌卻牢牢捏住了他的肩膀,沉聲說道。

“老朽只公子這次回來,是要作為秦國太子,與秦國共存亡呢?還是作為趙無恤的使節?”

“小子……”

如鯁在喉,但公子刺還是說了出來。

“小子此來,是替趙侯帶給大庶長一封信。”

袖中再度一陣滾燙,公子刺把手伸了進去,摸出絲帛的囊袋,一抖,拿出了一封信。裡面裝著趙無恤寫給秦國大庶長的勸降書,雖然只是一張薄紙,卻重如太華!

“這關係到秦國的存亡,還望大庶長三思!“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