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為王

第16章 春秋數學家

對於籌算而言,計算的數字越大,籌算的面積越大,大數字相乘,水平差的人把籌棍鋪開一間屋子也不稀奇。計僑明顯是籌算高手,他把數字分成一組一組進行計算,眼明手快加上記憶力高超,硬是在半張桌子上擺開了算陣。

趙無恤自問做不到,但他也有自己的絕招。

他前世不少知識已經還給老師了,大學時高數更是掛的一塌糊塗,但微積分等複雜的玩不出來,初高中那點底子還在,可以拿出來糊弄人。

什麼,你是說用小學乘法表就可以裝逼?然而對不起,趙無恤悲哀……應該是欣慰的發現,這東西從西周時已經成型了。

雖然,和後世的順序是反著的,計僑教的乘法表,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背到“二半為一”結束。

此外,在周人的古算經中,勾股定理也已經被發現了,而且還有位沒留下名字的大能列出了日高公式……

“小君子這話有些可笑,不用算籌,如何計算?這就好比無舟卻要渡大河,無干戈卻要近身廝殺。”計僑十分頭疼,傳聞這位小君子行事乖張,不講禮儀難以訓導,果然是真的。

“小子倒是知道一種方法,與先生使用籌具計算之法大不相同,先生可以出一道題目,讓我演示一番。”

計僑決定,非得好好降服這個滿腦子胡思亂想的庶君子不可。

“也好,那就我就考考小君子,好叫你知道數科的博大精深,並非隨意能夠應付。”

計僑心中對無恤的說辭十分不以為然,他索性出了一道偏難的題目。

“今有野人租聘君子的田畝,出租頭一年每畝得一錢,明年每四畝得一錢,後年每五畝得一錢,總計三年得一百錢,問出租田多少?”

這正是剛才用算籌演示過的,以他之能,尚且在桌上擺弄了不短的時間,剛才趙無恤壓根沒有用心聽,想必也答不上來。

趙無恤微微一笑,果然不去拿算籌,而是拿起了一根細竹棍,在室內的沙盤上寫寫畫畫起來。

用算籌可能會有些麻煩,但阿拉伯數字和四則運算就簡單多了。

計僑詫異地發現,趙無恤果然不用算籌進行計算,而那地上列出的豎式雖然從未見過,但以他多年的算學經驗來看,卻發現其簡便無比,頗有道理。

而那些豎式中彎彎扭扭的奇怪符號,0123之類的,他竟然聞所未聞,此外,那個“一”是何意?“十”呢?這個斜著放倒的十字又是什麼鬼?

算痴計僑抓耳撓腮,看得如痴如醉,然而還不等他琢磨出點門道來,趙無恤竟然三下五除二,就把題目給解出來了!

趙無恤所用的豎式在二十一世紀雖然只算小學課程中最基本的運演算法則,但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春秋,卻絕對是一種超越時代的先進科學方法。

完事以後,他輕鬆地拍了拍手道:“先生,小子知道答案了,一共出租一頃二十七畝,四十七分畝之三十一。”

求收藏,求推薦……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