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為王

第40章 碩鼠碩鼠

青銅鑄造的三鼎三簋泛著青光,上面的饕餮紋張牙舞爪,雲雷紋帶著冷意,其餘死者生前所用的帷幕帳幔、几筵、酒具、銅鑑、戈、劍、羽旄、象牙筷箸、皮裘、漆器等不計其數,封土堆整整有兩人高。這還只是個成氏的普通叔伯,卻能死得如此奢靡,葬得如此氣派,不知道要敲骨吸髓多少里民的財賦,才能聚集得來。

當然,作為鐘鳴鼎食之子,居於趙氏封建金字塔頂端的趙無恤,是沒有道德優勢對此進行譴責的。

但是,一旦成氏的貪婪威脅到了他的統治,阻礙到他必須達成的目標,他就會毫不猶豫地責令其更正,如若不從,便將其翦除!

成氏大概是不願意的,也對,沒人會甘心自願放棄利益,只有劍戈甲冑,方能令其恐懼。但還不夠,還得有一次讓他們印象深刻,永生難忘的教訓!

慈不掌兵,治理一地,哪能不流點血呢?

之前宰殺於此的白馬黑犬血早已流乾,一大團蒼蠅在上面嗡嗡亂飛,黑黝黝的坑道彷彿巨獸張開的血盆大口,似乎還沒吃飽,依然在等待吞噬那兩個逃出生天的殉葬隸妾。

趙無恤沒有去祭拜那成氏死者,而是站在血淋淋的葬坑前,沉默不語。

究竟得多麼狠心,才能下得了手,讓那個機靈可愛的小童,以及秀麗美貌的少女在此化作死寂的白骨,深埋土下?

周禮是不支援以活人殉葬的,但也僅僅是從道德層面進行抨擊,要等到百多年後的戰國,才會由國家機器頒佈法律,禁止以人從死。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人殉從未從中國歷史的視野中消失,一直斷斷續續延續到了清末。

不過,比起嬴秦,姜齊,子宋,曹邾等東夷、殷商鬼神崇拜依舊盛行的邦國來,姬姓晉國大規模的殉葬習俗其實並不是很流行。

但讓無恤尷尬的是,他的家族趙氏卻偏偏是個例外,因為趙氏祖先和秦國公族一樣,也是嬴姓東夷……

所以到了戰國時,趙國的人殉也盛極一時,後世河北每五個趙國士人墓葬中,就能刨出一到五具被殘忍殺死的人殉來,或是奴婢,或是從死的親人……

對此,來自後世的趙無恤是接受不能的。

這一時代的殷商後人孔丘尚能痛心疾首地呼籲道:“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雖然他老人家把人殉和陶俑殉葬的先後次序搞反了,給後世某些人留下了一個混淆視聽黑孔的好破綻。

所以,趙無恤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至少在他治理的這一畝三分地,杜絕此種陋習惡俗。他是個現實主義者,明白像孔丘那樣一味的道德說教,是沒人會當回事的……

沒錯,只有以暴制暴,只有酷烈似火的法家律令,才能讓人不敢蹈之!

在趙無恤沉默思索的當口,這裝點著素稿墨絰的小山崗上,一時間只能聽到蚊蠅的嗡嗡亂叫。

一路下來,成翁那顆強撐鎮靜的心越發不安,他摸不透君子無恤到底要做什麼,只能呆呆地陪在一旁。一隻沾血的綠頭蒼蠅剛巧落到了他頭頂的巍峨高冠上,不斷地搓著前肢,成翁卻不敢伸手去攆,打破這詭異的靜謐氣氛,只能鼓著眼睛朝上猛盯。

卻見趙無恤在沉著臉站立良久後,像是終於下定了決心般,向後招了招手道:“穆夏,將那人帶過來吧!”

求收藏,求推薦,明天滿一萬點選,還是三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