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

黑夫道:”縣工師不是允許姊丈將戶口遷到縣城裡麼?阿姊嚮往縣城許久,對縣中布帛絲絹更是讚不絕口,能搬來縣城,她一定會高興!再說了,等到一月之後,我便是正式的吏員,可以讓驚來縣城學室入弟子籍,學律令,到時候姊丈、阿姊家在縣城,正好可以照應照應他……”

還有一個緣由黑夫沒說出口,他這姊丈手藝是有的,人也樸實,沒什麼壞心眼,放在小鄉里的確是埋沒了。黑夫想起如今炙手可熱的廷尉李斯,那個關於倉中鼠與廁中鼠的比喻:“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在這個世道,有本事的人只有往時代的中心走,方能凸顯出自己的價值來。

櫞的技藝放在全國工匠裡面,可能只是中等,但還有黑夫啊。

因為秦國獨特的戶籍制度,負責耕田打仗計程車伍是不允許隨意玩弄技藝,涉足商業。所以黑夫琢磨著,以後恐怕自己想做什麼後世的器物,都得借他這姊丈之手了,這樣的話,黑夫既能做出想做的東西,也能順便拉一拉自家親戚,何樂而不為?

於是黑夫將那些又被櫞推過來的錢往反方向一推,說道:“姊丈,所以這一萬錢,你就留著一半,好在縣城置辦家當。放心罷,吾家不論是誰,往後的日子都會越來越好,路也越走越寬!”

……

身處安陸小縣的黑夫亭長還以為,獻踏碓的風波,到此總算是告一段落了。但他不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就在他們收到賞賜的次日,在南郡的首府江陵城,政府郵件公文的收發樞紐,江陵傳舍外,兩架在江陵本地趕製出來的“踏碓”,連同標明瞭“急”的加急信件,被搬上了專門運送緊急信件的“傳車”。

隨後架馬上轅,傳車出江陵城北門,沿著筆直的塗道向北疾馳而去……

“行此書者勿留,書一月乙亥舂時起詣廷……”

車上的傳人只需看一眼信牘封緘上標明的日期,就明白這是加急的信件。此行必須迅速,得在一月十日舂時前,送到咸陽城中去,與他同行的,還有一位郡工師手下的屬吏。

於是從這一日起,這輛傳車開始了馬不停蹄的行走。

秦制,30裡一驛傳、10裡一亭舍,驛傳可以更換馬匹,修理車輛,亭設有住宿的館舍。傳人只能匆匆停留,讓亭父餵飽馬兒,自己則出示符、傳後,吃著免費供給出差官吏的口糧。因為他爵位是上造,伙食不錯,還有醬菜和韭、蔥等下飯。

按照《行書律》的規定,郵傳必須記錄當天所走的里程、途徑城邑的距離,以供事後考核。所以在亭舍中休息時,傳人只能就著豆粒大的燈光,用筆艱難地記下自己的旅程:

江陵到當陽一百八十里……

當陽到鄢縣一百八十五里……

鄢縣到三澨滄浪水一百里……

滄浪水到鄧縣二百四十里……

他們離開了水網縱橫的江漢之濱。

他們駛入了人煙稠密的南陽盆地。

他們過武關,涉商於,步入秦國的心臟地帶,關中平原。

他們途徑藍田,未見玉暖生煙,卻窺見武備森嚴的秦軍大營。

他們繞上林,渡渭水,遠看看到了那座雖無城牆保護,卻依然顯得宏偉壯觀的巨大雄城……

水驛江程去路長,一月十日,在夙夜兼程,跋涉了二十天後,趕在最後的日期之前,來自南郡的傳人和使者終於抵達了這次旅行的終點,咸陽傳舍。

咸陽傳舍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郵件傳書,初春乍暖還寒,身穿皂衣的小吏們卻滿頭大汗地整理著各類信牘,萬一出了差錯,他們就會被重罰。

來自南郡的加急信件終於被分配了人手,一位閉著眼都能繞著咸陽城大街小巷跑的老郵人,按照信牘的要求,趕著馬車,將踏碓連同信牘,一直送到了位於咸陽城東的“少府”中,交到了一名叫章邯的少府小吏手裡……

ps:到家啦,大家久等了,過年期間會正常更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