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就慢慢開始講述起來。
“邱大哥,那我就隨便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放心說,我對於你的才華,可是非常相信的”邱英傑大笑道。
“目前很多國企破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種,經濟體制轉型”
“計劃經濟時期,國企生產按國家指令進行,資源由國家調配,缺乏自主經營權和市場意識。”
“目前改革開放以後,向市場經濟轉型,市場競爭加劇,國企需自負盈虧,面對市場變化,舊有管理和經營模式難以適應,導致競爭力不足”
“第二種經營管理不善”
“企業內部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如管理體制僵化,決策流程繁瑣、效率低;
管理人員市場意識和創新能力不足,經營決策失誤;
內部監督和約束機制不完善,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和浪費等,致使企業經濟效益下滑”
“第三種技術裝置落後”
“一些國企長期依賴國家投資更新裝置和技術,自身研發創新投入不足”
“面對市場競爭,技術裝置劣勢使其產品質量、生產效率低於同行,成本過高,在市場中逐漸被淘汰。
說道這裡的時候,孫帥腦海裡不由想到陳江河,想到他的襪廠。
襪廠本來有裝置,有熟練的流水工,可效益卻沒每況愈下,可不就是上述原因造成的。
對面沙發上,邱英傑看著沉默的孫帥,不由催促道:“大帥,還有第四第五沒”
本來只是開玩笑,沒想到孫帥卻再次開口。
“還真有,邱大哥”
“哦,詳細說說”邱英傑眼前一亮:“我很想知道,你這個角度,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
“第四種歷史負擔沉重”
“邱大哥你應該很清楚,國企承擔了大量社會責任
“如職工住房、醫療、養老等福利保障,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和負擔”
“同時,還需接收大量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等人員,導致企業冗員過多,人浮於事,勞動生產率低下,影響企業發展”
“第五種產業結構不合理”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產業結構存在不合理之處,一些國企集中在傳統產業,如紡織、機械加工等,而新興產業發展滯後”
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傳統產業市場逐漸飽和,國企面臨產能過剩、產品滯銷等問題,
而新興產業的國企數量較少,難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正是基於上述種種原因,導致目前很多國企舉步維艱,虧損嚴重,不得不面臨破產危機”
孫帥說完以後,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
而對面的邱英傑則陷入沉思。
孫帥的這些觀點,其實他之前就已經聽到過,卻沒有孫帥說的這麼系統與直白。
經過孫帥這麼一說,他內心閃過各種念頭。
剛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李軍走進來提醒道:“領導,開會時間到了”
邱英傑起身看著道:“大帥,一會沒事吧,等我開完會,咱們繼續聊聊後續的話題”
“沒事,邱大哥你先忙”孫帥笑著道。
“行”
安靜的辦公室裡面。
孫帥一個人閒的有些無聊。
而他這一等,就是三個小時,外面天都黑了,邱英傑都沒有回到辦公室。
反而是李軍走了進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