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剛剛出去沒多久,又有小太監匆匆忙忙來通報。
“陛下,盧提督求見。”
小太監口中的盧提督,就是盧九德,有個外號“胎裡紅”。
盧九德以前服侍過老福王,後來任鳳陽的鎮守太監,因擁立朱由崧有功,現在是司禮監掌印大太監,提督京營,是目前朱小崧比較能信任的人。
“快讓盧九德來武英殿。”
盧九德突然求見,必定有是什麼事情。
~~~
“臣叩見陛下,聖躬萬福!”
盧九德對朱小崧行參拜大禮,被朱小崧一把拉起。
“盧老公,你我之間些許俗禮就免了,朕看你神色匆匆,來見我是有什麼事嗎?”
盧九德順勢起身,一臉肅容,“陛下,京郊伏兵場那些兵崽子鬧起餉來了!”
朱小菘臉色沉了下來,明朝士兵鬧事是很常見的,因為朝廷沒錢,經常欠餉,而且上級還要剋扣,所以就經常出現士兵不滿鬧餉的情況。
不過鬧餉多是地方部隊和邊軍,沒想到京營居然也會出現這種情況,要是演變成譁變,這性質就非常惡劣了。
朱小菘急忙問道,“鬧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大範圍還是小部分的人在鬧?”
“回陛下,鬧事的是北大營。原本奴婢今兒早上準備去北大營觀操,卻發現那些兵崽子在大聲喧譁,請求朝廷發餉。”
“臣怕他們鬧急了,一邊派人安撫,一邊進宮說明情況來了。”
應天府京營有六七萬兵馬,除了值班的外,其他大部都是分佈在南、東、北三大效營伏兵場。
“除了北大營,其他兩營呢?”
“回陛下,南營輪值,東營倒是安靜。”
“北大營好像是忻城伯趙之龍管轄的吧,他這是幹什麼吃的!速速宣他來武英殿見朕。”
趙之龍是應天府守備勳臣,北大營兵將主要是由他直轄。
朱小菘問盧九德,“我記得朝廷戶部有給京營撥過軍餉,怎麼還會出現鬧餉?”
盧九德苦著臉說道,“陛下,戶部給的銀子只夠今年八個月的軍餉,剩下的國庫沒錢,都還欠著呢。”
朱小菘在殿中踱著步,心中暗暗沉思,他所知道的歷史,好像沒有關於弘光朝廷京營鬧餉的事件,應該問題不大。
“京營總共有多少人?”
盧九德低下頭說道,“登記在冊七萬五千三百人。”
朱由崧皺著眉說道,“朕問的是實額數量。”
盧九德遲疑了一會,說話聲音小了幾分,“實額是三萬六千三百餘人。”
朱小菘知道明末的軍隊腐敗,做假賬吃空餉那是基本情況。
只是沒想到這麼嚴重,這剛新成立的弘光新朝,兵馬吃空餉就少了一半人。
而且剩下的這三萬多人的軍隊,怕是還有不少老弱病殘混日子的關係戶。
朱小菘發現應天府的兵力,和歷史上存在巨大的差異,說應天府城有十餘萬兵力,看來那只是存在紙面上的數字而已。
朱小菘看了一眼低著頭的盧九德,盧九德提督京營,對吃空餉這種事肯定是早就清楚的,說不定他也有份。
但就是這樣,朱小菘也得想辦法在過年前把軍餉發下去。
要是把弘光朝廷當作一個大公司,這都快過年的了,一個連工資都發不下去的公司,是完全沒有希望的,你還指望將來員工給你拼命。
不過現在京營鬧餉對朱小菘來說,可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發餉可不打算把銀子交給這些文官武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