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皇帝會來這一番操作,一時朝臣們頓時都懵逼了。
這成何體統!
內閣首輔馬士英原本老神自在的看戲,這時見朱小菘直接摔了平天冠,蹦起來就要當場扒龍袍,心中一聲臥槽:這怎麼可以,你要是不當皇帝,我給誰當首輔去。
馬士英本想要等皇帝被逼得下不了臺時,再由自己出面周璇,到時候既不會和這些貴勳們鬧翻。又能替皇帝解圍,一舉兩得。
馬士英趕緊急趨班前,奏曰:
“陛下請息怒!您躬親查處軍中蠹弊,臣深以為然,竭力擁護陛下……”
馬士英遂言己代內閣,全力支援陛下之任命,並諛詞以進,稱陛下心繫京畿防務,親力親為,實為明君之典範。
這時站在龍椅前的大太監韓贊周雙手捧起地上的平天冠,衝著一班朝臣一聲暴喝:
“爾等如此逼迫君父,是為人臣焉!”
韓贊周以前是南京鎮守大太監,說起話來自有一番威勢。
一幫朝臣也自知理節有虧,齊齊下拜,
“請陛下息怒!”
這時有一人手持笏板出列,此人膚白有須,長得一副好模樣。
此人正是馬士英的好哥們,兵部右侍郎阮大鋮。
阮大鋮瞟一眼剛才反對皇帝的那幫朝臣,然後昂然說道,“北大營糜爛致斯,陛下有心任用鄭森整頓,臣贊同您的旨意。”
兩位馬阮黨的大佬都發話了,其他小弟們也跳了出來,紛紛都表示堅決擁護皇帝的決定,大唱讚歌,馬屁如雷。
隨後禮部尚書錢謙益、戶部尚書張有譽和刑部尚書高倬也出班表示擁護朱小菘。
原本只是皇帝對一個四品武官的任職,現在演變成各派政治站隊。
朱小菘自然不是真的不做這個皇帝,以他的身份不當皇帝,將來無論是滿清南下,還是別的朱家宗室上位,他都難逃一死。
剛才朝堂上沒有一人出來幫他說話,他也是沒有辦法才這樣逼迫馬阮黨。
朱小崧後宮沒有子嗣,東林黨視馬阮黨為仇寇,要是朱小菘不當皇帝了,馬士英首輔位置不但輪不到他,怕是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現在馬士英這個內閣首輔、兼兵部尚書同意他的任命,鄭森出任北營指揮僉事的任命就不是問題了。
但因為皇帝這個小小的人事任命,竟然遭到一幫大臣反對,與朝臣爭執了大半天。
弘光皇權威望可想而知,這朝會的辦事效率可想而知。
朱小菘停下了扒龍袍的動作,索性把閻應元和陳明遇的職位也一起任命下去,省得到時候又要扯皮一番。
朱小菘哼了一聲,重新坐在龍椅上,說道,
“京營雖為南京屏障,將官卻個個腐蝕,致使武備鬆弛,朕聽聞江陰縣兩位典史閻應元和陳明遇素有才幹,有意調他們來京,整頓京營防務。”
馬士英沒有猶豫,再次表示擁護皇帝的旨意,他豈能不知皇帝想要染指京營兵權,但養兵不但要人還得要錢才行。
京營武備鬆弛,馬士英作為內閣首輔兼兵部尚書自然是知道的,但北大營是留守南京城一幫武勳把持,要是整頓京營,牽扯到武勳利益,所以一直放任不理。
馬士英能震懾南京城,除了手裡的有5000黔兵外,還有江北四鎮幾個軍方勢力的支援,劉良佐和劉澤清等人原本就是他任鳳陽總督時的部下。
北大營和馬士英並無太大利益關係,現在皇帝要和武勳們爭兵權,他甚至是樂得拱火。
馬士英更不希望南京勳貴們掌握做權,這些勳貴豪族紮根南京數百年,底蘊深厚,又跟自己並不同一陣營。
馬阮黨表態支援後,其他朝臣也沒在意皇帝要安排鄭森等人進軍營。
有人心想,弘光天子現在也就內庫還有點銀子能折騰,給鄭森個指揮僉事就想抓兵權,想多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