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重生朱由崧

第77章 徵召窮書生當兵

現在皇家日報差不多在南京城徹底的鋪開了,朝廷很多事情都能透過報紙快速傳遞到民間。

就像這次招一些讀書人入伍當督撫,昨天朱由崧下的決定,今天怕是整個城裡人都知道了。

招讀書人進京營當兵一事,是朱由崧的一次大膽嘗試。

這個時代講究一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家裡如果有個讀書人,一家人再苦再累都毫無怨言。

因為讀書只要中舉,就能改變人生,發生階級大躍進,變成人上人。

但是想要變成人上人實在是太難了,不說考中舉人,就是考秀才都很難。

窮秀才,窮秀才,這個時代的窮苦讀書人數量驚人。

明朝秀才和童生有幾十萬,這些絕大多數人都是出身寒門的窮苦人家。

如果能利用起這幾十萬的知識分子,那將會是何等概念。

現在報紙上把督撫官的部分職責範圍先發布了出去,比如剛開始只是一個從七品武職,還要從基層做起。

這一點就先把那些富貴讀書人淘汰了出去,這個時代當兵可沒什麼光榮一說,武人地位低下,有句話叫“寧為讀書士,不作執戟郎。”

但是對於那些走投無路的窮苦讀書人又不一樣,從百戶雖是武職,好歹也是個從七品的官,而且這是募兵制,不是世襲軍戶。

還有那30兩安家撫卹銀,30兩銀子不少了,能買好幾畝地,娶一個媳婦兒還有餘。

當然那些關鍵的設想,朱由崧還沒有讓報紙報道,比如這些督撫將官由皇帝直轄,可能將會是天子門生。

將來京營設定參謀部,參謀的主要成員將會是這些督撫裡面產生。

甚至將來這些督撫將官會取代現在朝廷的兵部。

這第一批督撫官如果能按朱由崧的設想成功,無疑是一條坦途大道。

朱由崧的這個設想並不完全單方面的考慮,還是出於好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個就是讓那些窮苦讀書人有一條上升通道,多一條出路。

還有一個是改變當前這種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

一個健康的國家,應該是文武並重。

這個時代文武兩看相厭。

讀書人看武人:脾氣暴躁,粗俗無禮。

當兵的肌肉男看那夥讀書人:一群遭瘟的書生,喝個酒用拇指大的杯子,成天哀哀憐憐,就喜歡成天無病呻吟。

要改變這種風氣,如果靠打壓文人,提升武人地位,這是行不通的。

得讓雙方彼此融合,這才是最好的方式。

朱由崧覺得讀書人出的問題要大些,一個個柔柔弱弱,可以說是娘炮文化盛行。

你看漢唐時代文人詩詞充滿了熱血豪情,大漠、長城,天山傲雪,擁有漢唐男人的雄風。

而到了宋朝開始呢,大多都變了,有名的詩詞多是些小橋流水、花花葉葉、悽悽慘慘。

這和歷史背景有關,宋朝太宗趙光義在高粱河一戰大敗,坐著驢車逃了回來之後就沒了雄心壯志,又怕武人坐大,便開始壓制武人,重用文人,宋朝文風極盛,武人遭遇打壓。

明朝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是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人,但是缺少文化底蘊,這和家庭出身有關。他們用暴力壓制住文人,卻沒辦法引導文人風向,他們的後人慢慢的被文人反噬,現在文人又開始瘋狂的壓制武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