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神

第1458章 商丘以南

七七八八的聲音響了起來,卻都並沒有什麼收穫,盡是些家長裡短的破事。

趙一一直沒吭聲,直等到其他人都說完了,這才拉著王九跨前一步,站在程煜面前,說:“程頭兒,我和王九倒是有件事,也不知道有用沒用。中午吃飯的時候,你講說多問問城裡有沒有什麼新鮮事,比方講哪家酒樓來了新班子,又或者哪家茶樓來了新的說書先生。我跟王九都是單獨行動的,但剛才回來的路上,我們交流了一下,發現我們都問到了同一個情況。”

王九點點頭,舔了舔嘴唇接著說:“應該是我先去的那家勾欄院,就是那個翠玉的院子,我去得早,沒來得及打茶圍,就隨意跟門口的龜奴打聽了兩句。那個龜奴講,有兩個外鄉人,說是有個新奇的表演,想在翠玉的院子裡演出。可是程頭兒,你知道的,去勾欄的哪個要看什麼表演啊,還不都是看那些姑娘們彈曲跳舞,尤其是要看翠玉的舞,嘖嘖,我看過一次,真是撩人啊……”

趙一在後頭踹了他一腳,讓王九從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狀態中回過神來。

摸了摸嘴角不存在的口水,王九訕訕一笑,說:“程頭兒你不要見怪,我們平日裡事不多,講話容易跑偏。我當時聽那個龜奴講的有點兒奇怪,就問是什麼表演,以及那兩個人是怎麼會想起來要到勾欄裡頭表演的。這種江湖雜耍之類的東西,通常都是找酒樓或者青樓才有談成的可能。那個龜奴就說,哪個講不是的呢,天曉得那兩個二胡卵子為什麼會想起來跑到翠玉的勾欄院來討活計。最讓人搞不懂的,是那兩個人很堅持,非要讓他進去找翠玉姑娘通秉一聲,還拿出一百文寶鈔孝敬他。看在那張寶鈔的份上,龜奴進去跟翠玉姑娘一講,沒想到翠玉姑娘竟然表示要讓他們進來試試。等那兩個人演完,翠玉姑娘還真就讓他們留下來了。當然不是住在裡頭,晚上也不用去,畢竟晚上是翠玉姑娘以及手下的那幾個姑娘選恩客的時間。他們就是每天下午表演一場,助助興。我原本想多等一刻兒看看到底是什麼表演,畢竟是兩個外鄉人,卻能讓翠玉姑娘都覺得可以把他們留下來。可是時間太早了,下午的茶圍總要到未末才開始,我一直賴到那塊容易被人覺得別有用心,就想著轉一轉再過去瞜一眼。但是後來趙一跟我講,他去過了,我就沒再轉回頭。”

說罷,王九看了看趙一,意思是下邊該你說了。

趙一也自然而然的接過話頭,說:“我晃到翠玉的院子附近,已經是未時三刻了,那個龜奴也正在張羅猶豫不決的客人,畢竟下午的茶圍就純粹是聽聽曲而已,於是那個龜奴就講說他們院子裡來了兩個外鄉人,有新奇的表演,是翠玉姑娘看了也叫好的,藉此招攬。我聽了便湊上前去,打聽了一下,大致跟王九講的一樣,問過下午的茶圍最低是二錢銀子,我想了想,還是掏了銀子進去要了個桌子。然後,我就見到了那個表演。”

雖然程煜並沒指望真能有什麼大發現,但這也算是今天唯一聽到有關外鄉人的訊息,也就聽他們繼續往下講。

“那個該叫什麼表演,我也說不好,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站在前邊,臉上畫的像是演雜劇的裡頭的小花臉,就是那種醜了吧唧的小人物……”

程煜微微皺眉,似乎不太理解,旁邊一個叫做包二的傢伙小聲解釋:“就是鼻子和眼睛這塊抹了大白粉,頭上再扎個小孩兒的沖天小辮那種。”

這副扮相,怎麼聽起來有點兒像是雙簧表演啊?

趙一繼續說:“對,就是那種樣子。那人個頭很大,怕不是比我都要高大半個頭,生的極為壯實,胸膛極寬。他出來的時候,我們都以為就他一個人,可沒想到,他後頭跟了個小個子,大概也就這麼高吧……”說話間,趙一比劃了一下,高度比他的肩膀還要矮一點兒。

“那個小個子不光個頭小,還瘦的不得了,是以跟在那個小花臉的後頭出來,滿屋子的人,愣是麼得一個人看的到他。然後,那個大個子就站在前邊,小個子依舊躲在他身後,大個子坐在凳子上,小個子站在他身後,但若不是已經知道了大個子後邊有個人,依舊看不出來。”

程煜基本確定了,這就是雙簧。

只是,明朝中葉就已經有雙簧的表演了麼?不是說這個表演形式一直到清末才出現麼?

不過倒也不奇怪,很多時候,這些不可能被寫入史書的東西,所謂的出現或者起源,其實是流行的時間,真正其源頭早就不可考了。

清末到明中葉,三四百年的時間,封建年代發展極慢,一個曲種三四百年沒有任何變化也是有可能的。或許這時候已經有了雙簧,只不過還沒被大眾接受,只存在於極少數區域。而隨著時間慢慢推移,有了相聲這門曲種之後,雙簧才最終傳到BJ,經由相聲演員的表演為大家所熟識,這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如何,聽趙一所言,這應該就是雙簧了。

於是程煜有意加快程序,道:“是不是前邊的大漢只做動作不出聲,後邊的小子幫他說話,可經常說些胡話,讓大漢出醜,於是大漢轉身要打小子,小子再轉圜解釋?”

“喲,程頭兒,您看過這種表演啊?要不說還得是程頭兒見多識廣,這種表演我是頭一回見。其實也都看得出來,他們根本就是練了很多遍排好的,那些所謂的紕漏都是設計出來的,但效果倒是不錯,院子裡打茶圍的人都笑的很開心,倒是很快就把氣氛搞得很熱鬧。”

程煜點點頭,說:“你有嘗試跟他們接觸一下麼?”

趙一似乎有些懊惱,說:“看完他們的表演之後,後頭就是姑娘們彈曲跳舞,我想的是我那個時候冒冒失失的去跟人家韶,有點兒唐突,就想說等茶圍差不多結束了,進了酉初的時候,假意要走,臨走前覺得開頭那兩個人有點兒意思,想跟他們韶幾句,這樣比較合理。可是沒想到,等酉初我找龜奴問起,才知道那兩個人竟然演完就顛的了。”

對於雙簧表演,程煜倒是沒什麼興趣,幾百年後這種曲藝形式也不過就是那點東西,現在即便有,大概也粗糙的很,只不過明朝的人也沒什麼娛樂專案,對於這種比較新鮮的玩意兒可能就會比較容易感興趣吧。

而對那兩個人,其中的大塊頭程煜也沒興趣,反倒是趙一所說的小個子,程煜懷疑那會不會有可能就是當代的發丘中郎將。

如果沒有戲班,這倆人只是以雙簧這種表演模式在江湖上作掩護,伺機尋找大墓,倒是也頗有些可能。而且,這跟孫守義所說的戲班其實如出一轍,只不過是一種新的模式而已。

是以聽到趙一說,沒能接觸到那兩個人,自然也就打探不出任何的資訊,程煜多少還是有些遺憾的。

但是這種表演大機率不會只演一場,畢竟每天去翠玉的勾欄院的人也不盡相同,既然知道他們會在翠玉的院子裡演出,那麼明兒程煜倒是可以親自去一趟。

翠玉他也很熟了,不,應該說是跟虛擬空間這個程煜很熟,雖不曾做過入幕之賓,但也是把玩過翠玉的小手的。雖說大白天的跑去聽曲,跟程大少以往都是晚上去打茶圍有些不符,但程大少去了,難不成翠玉還會把他趕出來不成?

“確定那倆人是外鄉人?”程煜問。

“必須是,他倆都是河南一代的口音,官話說的很是不好,我老家是歸德州的,他們那口音,一聽就是歸德州南邊不遠的地方的。不過是哪兒我倒是說不好。”

程煜一愣,歸德州?南邊不遠?

如果記得不錯,歸德州就是後來的商丘?

程煜立刻在腦中調起了中國地圖,商丘是河南的一個市,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歷史超長。在緯度上大致跟江蘇的徐州以及鄭州在一條線上。而商丘的南邊……

“你說的歸德州南邊,是亳州麼?”程煜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