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神

第1464章 明朝的科技

這話還真是提醒了程煜,如果那二人真是奔著這個院子裡的某樣東西而來,那麼還真有可能是為了能將地下水抽取上來的機關而來。

這種機關在現代社會不稀奇,只要有足夠的能源,別說是區區地下水,就算是東水西調一路調到美國去都沒問題。

但是在大明朝的時候,整個地球都還處於科技的萌芽年代,能發明一種將地下水抽取出來的機關,那真是驚人的手段。尤其是,即便是作為現代人的程煜,也想不明白,即便是有這樣的抽水裝置,可又要用什麼樣的能源才能驅動呢?

越想,這裡頭的疑問越多。

即便是翠玉小館裡有這樣的裝置,而那發丘中郎將又是如何知道的?他們盯上這裝置又有什麼用處?

程煜認為,以明朝的科技水準,即便是有人能造出抽水機來,恐怕也是體積龐大,絕不是一兩個人能帶走的,況乎是從地下把東西取出來?這即便是有發丘指和縮骨功這一類絕學也是斷然做不到的。

更讓程煜迷惑不解的,是這翠玉小館的地下為何會有這樣先進的裝置,簡直匪夷所思,能在大明朝造出抽水機的人,那得如何的鬼斧神工?可顯然,在現實的歷史當中,根本沒有這個人以及這些事的記述。

當然,歷史的遺失是很正常的事情,且不說大明朝和後續的清朝之間間隔著一個除了殺燒搶掠就是姦淫無度的大順政權,即便是正常更迭的政權之間,其歷史記載的遺失,也是無可避免。就更別說新建立的朝代,往往會故意篡改前朝的歷史,以期讓民眾對於他們的統治更有認同感。

像是這種技術上的事情,前朝統治者只要還沒昏聵到愚蠢的地步,就會知道這是類如國之重器的東西,比如崇禎這樣的皇帝,如果不是大明朝真的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把他放在明朝中葉,保不齊他還會是個中興之主,大明王朝多延續個一百來年也未可知之,他必然知道這種技術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是以在煤山自縊之前將其銷燬,也不無可能。

想到這兒,程煜還想起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原本並未進入BJ內城,當時崇禎跟太監王承恩本就在煤山上眺望,看到他們進城之後知道大勢已去,卻返回了一趟乾清宮,隨後再度去往煤山,這才吊死在一棵老槐樹下。

這就有點兒奇怪了,既然知道李自成已經進了內城,為什麼還要返回乾清宮?這裡頭會不會有點兒別的原因?

而且,李自成進入紫禁城之後,雖然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弄了個宮女封了個妃子,但他也下令傷人以及掠人財物婦女就殺無赦,並且最初北京城裡的秩序還是相當不錯的。可僅僅八天之後,也就是崇禎被下葬的那天,李自成手下的農民軍卻突然就開始拷問明朝官員,隨之而來的就是抄家,甚至按照官職大小讓明朝的官員捐款,還準備了五千套夾棍,能輕易的夾斷骨頭。之後更加恐怖,李自成下令讓京城百姓五家養他們一個農民軍,縱容他們姦淫婦女大肆搶掠,使得京城的百姓苦不堪言,很多都學崇禎上吊而亡。

這前後的轉變,未免也太快了,進城之後還是受百姓愛戴的明主,就連前朝的兵部尚書都不惜千古罵名給他開了城門,為何短短八天之後就換了一副嘴臉?

關鍵那會兒李自成手下進城的不過兩萬農民軍,而他們在皇宮的內庫裡搜出白銀三千七百萬錠,黃金一千萬錠,這都是明朝積年不用的鎮庫金,按說他應該不缺錢,不至於縱容手下殺燒搶掠。

再說當時他們還沒真正成為天下之主呢,吳三桂還在山海關擁兵自重,清兵也在關外虎視眈眈,這會兒就縱容手下如此,豈不是把他一路以來所做的一切都抹殺了?

會不會就是因為他發現崇禎臨死前,已經把明朝三百年來積累的各種技術、資料等等付之一炬,又或者是交給了那些死忠的大臣們,讓他們四下逃散,所以,李自成才讓手下對明朝官員嚴刑拷打併且發了瘋一般的搜刮?他其實不是為了那些銀子,而是為了讓那些官員交出明王朝三百年來在科技上的積累,畢竟,在明初的時候,明朝就已經擁有了神武大炮這種駭人聽聞的火器,並且航海技術幾乎就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可清兵入關之後,曾是火器和航海技術雙料世界第一的中國,卻突然閉關鎖國既沒有火器也沒有航海技術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明朝的這些技術,是沒讓清兵得到,更沒讓李自成得到的。

所以,身處近乎於一比一復刻的明朝中葉歷史上某個時間節點的程煜,見到一些清朝乃至之後都沒有出現過的技術,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程煜的推測而已,事實究竟如何,還有待考證。

但這至少為程煜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思路,讓他對於發丘中郎將為何煞費苦心的要潛入這座小院有了個基礎的認知。

見程煜陷入沉思,趙半甯也並未去打擾他。

趙半甯很清楚,無論是在見識上,還是在思維的縝密上,自己都遠不如程煜。程煜的沉默,恰恰說明了他正在思考,他已經有了思路,而這是他趙半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

此時程煜已經有了完整的猜測,但他的所有猜測都無法對趙半甯說,因為這是在當下還沒有到達的歷史。

“老趙,你對工部又多少了解?”

趙半甯微虛雙眼看了看程煜,又看看腳下流動的活水,搖頭道:“你若想問我工部那幫官員有沒有能力將地下數十丈乃至百丈的水抽取到地面,某隻能說據我瞭解並無此等手段。”

程煜略感失望,不過趙半甯畢竟只是一名武將,不瞭解大明朝工部的技術也是正常的,他不知道不代表就沒有。

“不過,某軍中麾下曾有一名老兵,他是川中人,他在家鄉時,曾經參與過都江堰的修繕工作。據他所言,當地有一種引水之法,可將岷江之水引至十餘丈高處,進行田地的灌溉,極是省力。不過那老兵早已戰死,某也不曾去過都江堰,未曾親眼得見。若是那引水之法被用至此地,倒也有可能。只是那裡終究是江河之水,此地卻深藏地下,某便不懂得是否可以應用及此了。”

程煜緩緩頷首,心道看來明朝也的確已經掌握了抽水的技術了,但也正如趙半甯所說,地下水的抽取和江水的抽取畢竟不是一回事,那或許是個相當大的工程,在地面上當然可以修建,但在這地面之下就未必能應用了。

不過這至少是有了可能。

並且,既然都江堰那裡將岷江水引至十餘丈的高度,用處是灌溉田地,那麼所需的水量就相當之大,跟這座小院之中的活水絕不可同日而語。那麼大量的水能被引到十餘丈的高度,那也就是至少三四十米了,而地下水淺層的本就不過二十多到六七十米,深的倒是要超過二百米,但如果所需水量只是滿足這小院裡緩緩流動的水源,倒也未必做不到,憑藉地下河天然的水流之力,稍加引導,應該也是能做到的。

“既有此法,那麼這座小院裡的水源倒是能解釋了,只是這工程想必極為浩大,在地下是否能實現倒在其次,即便真是如此,恐怕那也並非那兩個人能將這裝置移走的。這樣說來,只怕那兩人試圖進入院中,更大的可能性還是為了尋人。”

程煜隱約覺得這裡邊有什麼地方是自己沒想到的,但此刻也無法多想,只能改變了自己之前的推斷。

“若是尋人便好辦了,將這院中有一個算一個,帶到我軍中去,保管不用一夜時間就能讓這些人盡吐實言,只要有人認識那二人,不怕他們不說實話。”

程煜翻了個白眼,心道趙半甯果然還是個軍中的粗漢,怎麼說著說著就要上手段了呢?

“你軍中有審問之法,難道我官府衙門就不懂了麼?而且,咱們兩家,誰有錦衣衛的審訊手段更強?現在不止是要找到那二人來此的目的,還需不能打草驚蛇。你這大張旗鼓的把翠玉小院的人全帶走,明兒塔城只怕是就人盡皆知了。屆時,無論有事無事,誰還敢來這翠玉小院?這可是塔城之中一等一的勾欄,你是要害得這院中之人從此沒了活計麼?”

趙半甯懊惱的撓撓頭,口中嘟囔:“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想個法子啊。”

“暫時我也沒什麼辦法,還是等翠玉她們回來之後,先問問這小院的情況再說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