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這一刻突然靜止,外婆愣愣地看著她。
“靜靜跟外婆生活在一起不好嗎?”
“外婆不想去投胎,外婆和外公想陪著淨淨長大成人。”
大顆大顆的淚珠從她蒼老的面頰上滾落。
唐淨流心裡有個聲音一直在攛掇著她。
這可是真的外婆呀,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陪伴你的外公外婆重要的。
快答應她呀!
“不,我拒絕,不可以,外婆,你和外公要好好的...”
唐淨流眼神決絕,堅定地重複說了三次拒絕的話。
天地萬物驟然變色,外婆和外公留戀地望著她,瞬間消散在空氣中。
唐淨流回過神,發現自己正站在一片廢墟之中。
哪裡還有外公外婆的家,這裡早就被村裡改成了鄉村戲劇院。
臺上正咿咿呀呀地唱著戲,仔細看去竟然是牡丹亭的戲詞。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那旦角悽悽慘慘的唱到。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唐淨流承受不住這驟然的分別,聽著這唱詞忍不住悲從中來,竟掩面痛哭起來。
“小妹妹,怎麼在這裡哭,是跟家人走散了嗎?”
一個熟悉的鄉音從耳邊響起,唐淨流抬起頭來,笑著搖了搖頭。
“不是的,唱的太好聽了,我給感動哭了。”
那大娘頓時樂不可支,言語中滿是自豪。
“那是,我們新康鄉的戲曲可不是亂唱的,這可是跟銅官窯同等觀賞價值的老物件呢!”
唐淨流點了點頭,笑著起身離開了劇院。
外面早就沒有了兒時的葡萄藤,還有那些鄉鄰們。
滿街都是小攤小販,處處都是熟悉又陌生的鄉音。
這些人多數是從附近的鄉村搬過來,專程到這個景區來做生意的人。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淨流一路穿過熟悉的鄉道,朝著堤岸邊靜靜地走著。
一路走到埋葬著外公外婆的那個小小的山頭,看著熟悉的墳墓,靜靜地跪了下去。
長大以後,鄉愁,原來是座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親人在裡頭。
原來課本早就把人生完完全全地教給我們。
“外公,外婆,這是淨淨最後一次給你們上墳。”
“希望我們以後還能有重逢的機會,即使我們再也不認識彼此。”
這個時期的地鐵早就修到這裡,從外婆的家到她的家只需要短短的半個小時。
她坐上地鐵,穿過人潮,遠遠地看向幸福的三口之家。
爸爸的新家,媽媽的新家,卻再也沒有了他們的家。
莫名的惆悵再次縈繞心頭,那種無家可歸的落寞感再次將她吞噬。
她本來就是個不被偏愛的孩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