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就在王尚文安排巾幗抗日大隊的姑娘們離開時,滬海發生了一件大事,偽維新政府外交部長陳籙被滬海站成功鋤奸。
這個訊息被報道出來後,滬海一片叫好之聲。
這世上之事最怕得意忘形,成功殺了陳籙,滬海站站長王天林非常高興和得意,這可是他當上滬海站站長的第一次行動,結果非常圓滿。
得意之下,他竟然專程跑到港島去向戴春鳳彙報情況,此時戴春鳳正在港島坐鎮指揮河內刺汪之事。
如果沒有王尚文在滬海的幾次大行動,戴春鳳或許對王天林成功刺殺陳籙會很高興,畢竟陳籙絕對能稱得上是大漢奸。
但這世上之事也最怕對比,有了王尚文的幾次大行動對比,戴春鳳對王天林成功刺殺非但沒有太高興,反倒怪罪王天林擅自離開滬海。
而且戴春鳳對王、趙二人的不和也很是不滿,提醒王天林要搞好內部關係,王天林表面答應,但實際上卻對戴春鳳的的批評很不滿。
他覺得他成功殺了陳籙,戴春鳳怎麼也該誇獎誇獎他,誰知戴春鳳對他非但沒有誇獎,反倒是一頓臭罵。
因為成功刺殺了陳籙,王天林徹底在滬海站站穩了腳跟,回到滬海後他非但沒有和趙義軍搞好關係,反倒處處緊逼趙義軍,使得兩人的關係快速惡化。
戴笠聞訊極為不滿,生怕滬海站會出問題,為解決滬海站一個組織,兩個首領、兩套人馬的問題。
戴春鳳把王天林調到北方區當特派員,趙義軍則如願以償地當上了滬海站站長。
王天林灰溜溜去了天津,但他心裡憋著一口惡氣出不來,這惡氣越積越深,最終演變成了一場殃及整個軍統滬海站的大禍。
當然這是後事,現在的的滬海站還沉浸在成功刺殺陳籙的喜悅之中。
王尚文聽到這一訊息也挺高興的,覺得滬海站還是有幾個人的,並不全都是廢物。
安排姑娘們到滬海潛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讓她們的潛伏更加安全,她們的潛伏地點和居住場所都是王尚文親自安排選定。
這樣一方面有利於王尚文以後更好的指揮她們,一方面也有利於王尚文和姑娘們培養關係。
花了半個月,王尚文終於把姑娘們全都安排好了。
不過巾幗抗日大隊基地並沒有被徹底廢棄,以後如果有緊急情況,姑娘們隨時都可以撤回基地,這是王尚文給姑娘們留下的後路。
辦好這件事後,王尚文終於能開始製造全球輿論了。
這天,王尚文給滬海的多家報社寄去了他整理好的慰安所資料,其中報社主要以外國報社為主。
目前滬海真正偏向於國內的報社並沒有多少家,大多數都是中立或者偏向日本人。
但國外報社不一樣,因為日本人對租界虎視眈眈,導致國外的報社大都對日本人沒有好感,他們想繼續在華國作威作福,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
但很明顯,日本人想把他們從滬海趕出去,有王尚文寄給他們的資料後,王尚文相信他們絕對會把事情搞大。
如他所料,次日整個滬海的各大報紙都報道了這一訊息,滬海有一些民眾知道小鬼子的醜惡罪行,但大多數國民並不知道,現在報紙報道這一訊息後,整個滬海一片譁然,大罵日本人的無恥。
美英作為民主國家,對這種行為更是看不慣,多家美英報紙都大肆批評小鬼子的這一行為,希望小鬼子趕緊釋放被囚禁關押的慰安婦們。
為了讓此次輿論更好的發酵,王尚文還給軍統總部發去了電報,希望軍統總部在全國甚至全球造勢。
戴春鳳這個人雖然有很多問題,但他的眼光卻非常長遠,在軍統還未成立之前,他不僅在國內各地建立了情報網,而且還派了一部分特工去國外開拓國際情報網。
如果軍統總部肯配合,那這件事就算是不透過在滬海的外國媒體,這一訊息也能透過軍統的情報網傳遍世界。
接到王尚文的電報後,電訊處不敢怠慢,連忙把電報呈送了戴春鳳。
戴春鳳此時已經返回山城,收到王尚文的電報後,戴春風覺得這是一次絕佳機會,一旦輿論炒起來,日本人的國際輿論會變差,校長肯定會高興。
於是他立馬下令情報處配合王尚文的輿論行動,爭取將這件事炒熱。
有了軍統的配合後,這件事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再一次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小鬼子的醜惡嘴臉,國內的抗日激情瞬間高漲起來。
這就是輿論的威力,有時候輿論的威力比武力更加有力。
慰安所的訊息被爆出來後,負責偵查“六三花園”爆炸案的專案組成員都非常清楚,這是“六三花園”爆炸案的兇手動的手。
晴氣智人更是一臉灰敗之色,他非常清楚,兇手既然選擇了把這件事爆出來,那他在慰安所佈置的後手將再無作用。
而且接下來帝國將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慰安所在滬海有,在其他地方也有。
如晴氣智人所料,接下來不斷有各地的慰安所被爆出來,日本人的名聲在國內變得臭不可聞。
每天日佔區城市都會發生襲擊事件,這並不是軍統或紅黨組織的,而是氣憤的民眾們主動發起的,他們用這些襲擊事件來表明他們的態度。
隨著輿論壓力越來越大,滬海的高層召開了會議,想要扭轉這一輿論壓力。
隨著會議的進行,參與會議的滬海日本高層們分裂成了兩派。
一派認為根本不會理會輿論壓力,來個死不承認,反正他們無恥的事做慣了,再做一些又有何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