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滬海的各大報紙又報道了季青雲被殺一事,頓時滬海的青幫流氓們都緊張起來。
他們本以為殺手殺了一個張小林也就完了,沒想到兇手現在又殺了季青雲,那下一個會不會輪到他們?一時間青幫流氓們人人自危,都害怕殺手會找上他們。
這時候有聰明人看出了兩人為何而死,他認為兩人之所以會死,主要是因為投靠了日本人,如果不投靠日本人,那他們就不會死,這番話被很多人認可,為了活命,有些怕死的青幫分子紛紛遠離了日本人。
但說了此話的人卻被日本人暗殺了,日本人認為他存在挑撥日本人和青幫分子間的關係。
但連續兩個青幫流氓被殺也給滬海的流氓們提了個醒,讓他們知道投靠日本人有多麼危險,不僅會背上漢奸的壞名聲,而且還可能被殺。
這以後投靠日本人的青幫流氓越來越少,他們可能會為日本人做事,但很少再公開投靠日本人。
成功殺了季青雲和裡見甫後,王尚文非常滿意,接下來他打算再殺幾個漢奸,等把漢奸們殺怕了,他再去對付計劃中的“松機關”和“興亞院”。
這天王尚文回到巾幗抗日大隊基地,他讓小云姐告訴情報組的姐妹們,讓她們蒐集一下目前滬海最出名、或者跳的最歡的漢奸,他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鋤奸行動。
聞言小云姐立馬就去辦了,當然王尚文也沒閒著,他在思考該如何對付“松機關”和“興亞院”。
很快,情報組的姐妹們就給王尚文找到了第一個刺殺目標,這個人叫傅宗耀。
傅宗耀,字筱庵,浙江鎮海人,今年已經67歲了。
他生於商人家庭,早年進入滬海英商耶松船廠當工人,後透過結交商界名流逐步發跡。
曾任華國通商銀行總經理、滬海總商會會長等職,憑藉與軍閥和外國勢力的關係積累了財富和影響力。
傅宗耀這個人權力慾望極盛,日本人攻佔滬海後,他選擇與日本侵略者合作,去年他出任日本扶植的偽“滬海特別市政府”市長,成為滬海漢奸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任偽職期間,他配合日軍鎮壓抗日活動,推行奴化政策,並協助掠奪資源,被民眾斥為“漢奸市長”。
傅宗耀此人最受日本人歡迎的是他敢跟租界對著幹,剛當上滬海市長,他就親自出馬與英法租界當局交涉,對租界當局提出租界的所有居民戶、商店一律不得懸掛白黨的青天白日旗,要改掛維新政府的五色旗。
最終他的這一要求被同意,此事成功之後,日本人對傅宗耀非常滿意,認為他在政治方面深深打擊了白黨。
而且傅宗耀對租界的要求遠遠沒有結束,此事結束之後,傅宗耀把主意打在了白黨在租界的法院。
他向租界當局提出,希望租界當局把華國法院的管轄權交給維新政府,白黨政府的相關協定應該撤銷。
而且他還要求租界當局立即交出“越界築路”的警權。
所謂的“越界築路”其實就是租界違背租界界限往外開拓的道路。
嚴格來說,這些地方不屬於租界,但由於當初不想跟法、英、美三國發生衝突,這些“越界築路”並沒有被收回,後來租界當局在這些地方設定了巡捕房,算是在這些地方建立了警權。
民國初年,這些地方的稅收主要掌握在租界當局手中,但白黨政府也能收到一些。
這地方由於管理複雜,漸漸成了三教九流聚集之地,非常的繁華,各種青樓、賭場、大煙館開的滿街都是。
這個時期有很多著名的道路其實都屬於“越界築路”,如極司非而路、虹橋路、憶定盤路、愚園路、靜安寺路、北四川路等等,如果把全部的“越界築路”都算上,那至少也有30多條。
這時候租界的正式面積只有22平方千米,所有越界築路所圍成的區域有31平方千米,可見租界當初對外的擴充套件有多麼喪心病狂。
越界築路開始於太平天國戰爭期間的1860年代,結束於1925年的五四運動,要不是華國人民覺醒,恐怕越界築路的範圍會越來越大。
但有些事看似非常憋屈,但有時候反而又是好事,特別是在抗戰發生後,要不是越界築路,滬海淪陷後,滬海很多市民將無處可去,租界就那麼點地方,怎麼擠都擠不下數百萬人。
在這方面租界當局沒有退縮,雖然越界築路的勢力範圍來的不正規,但這其中有著租界當局太多的利益,租界根本不可能讓步。
但傅宗耀此賊依舊不死心,藉著軍統鋤奸的藉口,說越界築路內藏著無數的“恐怖分子”,希望租界當局能夠讓維新政府的警員和日本憲兵到越界築路抓人,妄圖奪取越界築路的警權。
看完傅宗耀的資料後,王尚文覺得這個傅宗耀真是人老心不老,一大把年紀了,不好好養老,竟然跑出來當漢奸,“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