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的幾聲巨響,小鬼子的製毒機器被炸的四分五裂。
看到這一幕,有些小鬼子的徹底破防了,這些機器可是他們搜刮支那人財富的利器,現在就這麼被炸了。
小鬼子的日軍很瘋狂,普通的日本工人也很瘋狂,他們已經被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洗腦,或者本身就是軍國主義分子,對征服華國有著狂熱的痴迷。
與小鬼子的破防相比,王尚文那叫一個高興,這種大煙花他百看不厭。
炸了製毒機器後,王尚文又開始新一輪掃射,經過前一輪瘋狂的掃射,小鬼子工人已經傷亡過半,現在還剩下一小部分躲藏起來的小鬼子。
這時候聽到槍聲和爆炸聲的小鬼子守衛們也來到了車間,只是他們剛進來,就遭到了王尚文的掃射。
機槍的掃射非常誇張,用過的人都知道,那真是像天女散花一樣,一掃一大片,前提是子彈要夠,但這點對王尚文不是問題。
他手上的機槍都被他裝滿了子彈,而且機槍子彈打完了他可以用手雷炸小鬼子們。
三分鐘後,整個車間到處躺滿了小鬼子,車間的工人已經基本被王尚文消滅殆盡,現在還剩下一些守衛依靠掩體和他對射。
這時王尚文機槍中的子彈也打光了,把機槍收回空間後,王尚文取出手雷,拔掉插銷,朝著小鬼子們躲藏的掩體扔去。
“轟”的兩聲,三具小鬼子被炸的飛起,掩體確實可以給王尚文增加殺他們的難度,但手雷這玩意可是對付掩體的利器。
接下來王尚文開始用手雷對躲藏起來的掩體挨個點名,兩分鐘後,整個車間只剩下王尚文一個活人,此刻他身上雖然沾了不少鮮血,但沒有一滴是他自己的。
隨著修為的增長,王尚文吸收氣血的速度也在加快,眨眼之間,王尚文已經吸收了現場的氣血。
吸收完氣血後,王尚文沒敢耽擱,趕緊撤離,他知道馬上就會有大批鬼子趕到。
不過在撤離之前,王尚文朝著那些已經生產好的大煙扔去了一個打著火的打火機,這些大煙他可沒必要給小鬼子們留著害人。
有法力加持,在夜色中王尚文就好像幽靈一樣,片刻之間就失去了蹤影。
這邊王尚文剛撤離沒到一分鐘,製毒工廠就衝進了大批日軍,這也是王尚文早就算好的,他的行動時間前後不能超過6分鐘,超過6分鐘會有被包圍的風險。
所幸他的戰鬥力給力,只用了5分來鍾就消滅了所有鬼子,安全撤離了。
此次帶隊支援製毒工廠的是一個日軍中佐,進入工廠後,他立馬被工廠的後勤人員帶著前往車間,雖然食堂中也死了大批的工人,但已經死亡的他們不重要。
王尚文確實全滅了小鬼子製毒工廠的工人和守衛,但有些人他並未滅掉,那就是負責做飯的後勤人員,這不是王尚文不想殺他們,而是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想要滅掉他們,那王尚文就得冒著被大批日軍包圍的風險,王尚文可沒那麼愚蠢,小鬼子多得很,十來個做飯的後勤人員也沒太大的危害,他何必要冒著風險殺他們呢。
進入車間後,滿地遍佈著鮮血和屍體,看到這一幕,小鬼子中佐大罵一聲八嘎,緊接著下令搜尋整個工廠,務必要找到兇手。
另外讓士兵們搜尋是否還有人活著,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負責救火。
……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宏濟善堂”都遭到了襲擊,小鬼子連支援都沒辦法支援,因為遭到襲擊的地方太多了。
而且軍統的行動不像王尚文一樣力求圓滿,他們的任務主要是燒掉各地的“宏濟善堂”,至於“宏濟善堂”裡的的人有能力就殺,沒能力就撤。
這種行動突出的就是一個迅捷,等小鬼子支援趕到的時候,他們已經撤走了。
這晚滬海更是熱鬧,自從當了站長後,趙義軍對工作那是充滿了激情。
收到總部的電報後,除了一些沒有行動能力的特工外,滬海站基本上是全體出動,對著滬海的一百來個“宏濟善堂”展開了行動。
為了出色的完成總部的任務,趙義軍下令殺光“宏濟善堂”裡的所有人。
這點趙義軍和王尚文意義一致,不管日本人還是華國人,在“宏濟善堂”這種地方出現的就沒一個好人,如果有能力,確實應該殺光。
這晚滬海的日軍們忙成了狗,到處救火,但根本救不過來,在沒有先進救火裝置的民國,大火一旦燒起來,想要撲滅非常難,更別提滬海不是一處著火,而是一百多處著火。
滬海的市民們對外邊的情況非常好奇,但他們不敢出門去看,唯恐被小鬼子當做抗日分子給抓走。
當然有一些人例外,那就是滬海各大報社的記者們,作為記者,他們對這種事最感興趣,有些已經睡覺的記者們都起來往報社跑去,今晚滬海這麼熱鬧,新聞可是非常有價值。
總之這晚滬海非常熱鬧,到處都有人在詢問發生了什麼。
次日早上,市民們出門時,報童們在街上大喊。
“號外號外,滬海上百家“宏濟善堂”遇襲,數百名日本人死亡。”
“號外號外,虹口一工廠發生大爆炸,工廠疑似製毒工廠。”
“號外號外……”
市民們本就對昨晚滬海發生的事情充滿好奇,聽到報童的喊聲後,都會叫住報童買上一份報紙,瞭解一下昨晚的滬海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天滬海的各大報社無一例外都報道了昨晚“宏濟善堂”遇襲的事情,就連小鬼子的報社也是如此。
只是滬海市民看到這一訊息都非常高興,而日本僑民看到這一訊息大多都是歇斯底里的大罵。
這天整個滬海都洋溢在歡樂中,工人們上班時在談論這件事,飯店茶樓中在談論這件事,就連麻將桌上的賭客們都在談論這件事。
這件事實在太大了,一天之內,滬海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
此時最高興莫過於戴春鳳了,各地的電報都表明,昨晚的行動大獲成功。
就在戴春鳳想著要不要為此召開會議時,突然校長侍從室打來電話,校長讓戴春鳳去見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