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紙上看到殺死梁仲毅的事情朝著他預料中的結果發展時,王尚文相當高興,殺梁仲毅這步棋果然走的很對。
既然效果很好,那王尚文肯定要趁熱打鐵,繼續對汪偽高官們動手,讓他們時時刻刻感受到威脅,讓他們明白,即使目前他們還活著,但他們早晚會被鋤奸。
隨後王尚文去了巾幗抗日大隊,他打算讓小云姐她們幫自己查一下汪偽內部高官。
其實這種情報他自己也能查,但他一個人查起來太慢,還是藉助小云姐她們的力量更好。
來到巾幗抗日大隊說明此行的要求後,小云姐立馬發動巾幗抗日大隊的姐妹們調查起了汪偽高官們。
其實這些人王尚文和小云姐她們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但具體的資料卻沒有,還需要認真調查一番。
僅僅一天,小云姐便給王尚文帶來了十幾份有關於汪偽高官的資料,看過這些資料後,王尚文打算對汪偽建設部長傅樂動手。
傅樂,1891年生於浙江樂清,字築隱,號耐盦。
傅樂14歲留學日本,1918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科。
辛亥革命時曾返國,參加組織北伐義勇軍,後回日本後與同學創立丙辰學社和中華學藝社,歸國後任通易礦務公司、漢冶萍煤鐵礦公司、鄱陽公司工程師及廈門大學教授。
1924年參與創設大夏大學,任校董、教授兼總務長、會計室主任。
1927年後歷任交通部滬海電報局監理、財政部煤油特稅處科長、蘇省煤油特稅局副局長、交通部電信局會計監理、大夏大學代校長等職。
縱觀傅樂投敵前的履歷,傅樂在白黨絕對很受重視,但傅樂此人在日本留學時就被日本人給洗腦了,他非常崇尚“技術中立”,覺得技術不分國界,這和後世那些鼓吹“科學無國界”的那些磚家叫獸們有異曲同工之妙。
1940年,傅樂投靠汪填海,獻上《江浙交通復興計劃》獲得汪填海賞識賞識。
1941年,傅樂任職汪偽建設部長,簽署《戰時特別建設令》,以法律的名義規定強徵合法。
在戰時建設中,傅樂為了討好日本人,拉入日本三井財團,讓日本三井財團在此次建設賺了個盆滿缽滿。
此人最大的罪惡還是在建設中,為了建設浙贛鐵路,傅樂命人強徵蘇北農民數萬人,最終導致3000名勞工死亡。
為了防止勞工逃跑,傅樂還命人給勞工帶上腳鐐,勞工們每天要帶著沉重的腳鐐幹活,就算是鐵打的身體也扛不住,但傅樂絲毫不在意人命,他只在乎自己主持的工程能否獲得日本人的認可。
為了功名利祿,傅樂毫不介意用勞工染紅他的“頂戴”。
除了建設中造下的罪孽,傅樂還對華國古建築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杭州雷峰塔地宮中,他掠走了金棺佛骨、在寧波天童寺,他劫走了唐宋御碑鋪路基、在安徽古塔,他拆走了塔剎,後運日本大阪博覽。
對於這種不顧華國百姓死活、破壞華國文化建築的大漢奸,王尚文從來不會心慈手軟。
看了看地址,王尚文發現傅樂和梁仲毅一樣住在法租界,他目前的住址是高恩路200號的一棟花園洋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