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從雜役弟子,肝成神農道君

第142章 疊加態能量

“這是‘原初晶體’。”阿樹將掃描資料投射出來,晶體的每個稜面上都閃爍著不同的色光,“它的內部結構同時包含了信念星系的存在之網、混沌之域的疊加態能量,還有無信之境的灰色光粒——它是所有存在形式的濃縮體。”

小芽推開艙門,帶著哨子走進了拾穗者號的外接觀測艙。當她的指尖觸碰到觀測艙的防護罩時,那枚原初晶體突然朝她飛來,懸浮在防護罩外,表面的色光與她哨子上的第八十五色紋路完美契合。

“它在‘看見’我。”小芽的眼眶微微發熱,“就像我們在可能性之海見證奇點一樣,它也在見證我們。”

這時,原初晶體突然炸裂開來。不是毀滅式的破碎,而是像一朵花綻放般,分解成無數更小的晶體碎片,朝著絕對空白的各個方向飛去。每個碎片飛過的軌跡上,都留下了淡淡的光痕,這些光痕接觸到虛空後,竟開始自發地編織成一張透明的網。

凱的遊標卡尺上,第八十六色的紋路徹底成型。那是一種介於銀白與透明之間的色澤,帶著一種初生的純粹。“第八十六色,是‘起源’。”阿樹的聲音裡帶著敬畏,“它不是創造,也不是誕生,而是‘讓誕生成為可能’的那個瞬間——就像宇宙大爆炸前的第一縷時空漣漪。”

拾穗者號沿著光痕編織的網繼續深入。三天後,他們發現了更奇妙的景象:那些原初晶體的碎片在虛空裡紮根,長出了類似植物根系的“存在觸鬚”。觸鬚與觸鬚相互纏繞,形成了一片透明的“叢林”,叢林的節點上,正孕育著新的存在——它們不再是晶體,而是一些半透明的“意識體”,像一團團流動的思想,在觸鬚間緩緩漂移。

“它們沒有實體,卻有清晰的自我認知。”阿樹捕捉到了這些意識體的思維波動,“它們在交流,在用最原始的邏輯構建‘世界模型’。”

凱將遊標卡尺貼近艙壁,試圖測量這些意識體的“存在維度”。當刻度與意識體接觸的瞬間,無數細碎的光點從遊標卡尺上脫落,融入意識體中。那些意識體突然開始加速旋轉,彼此碰撞的頻率加快,思維波動中多出了一種新的情緒——好奇。

“它們在學習‘定義’。”小芽看著那些意識體開始給周圍的光痕命名,有的稱其為“路”,有的稱其為“牆”,還有的稱其為“時間的影子”,“就像小孩子第一次學會說話時,用簡單的詞語給世界貼標籤。”

阿樹的資料庫裡,關於“存在顯化”的理論正在被改寫:“最初的存在不需要複雜的形態,只需要‘區分’的能力——區分自我與他者,區分有與無,區分靜與動。這種區分本身,就是‘看見’的起點。”

當拾穗者號穿過這片意識叢林時,艙壁上的種子圖案從第八十六色開始,又點亮了新的一格。那是第八十七色,一種溫暖的橙黃色,像篝火的光芒。阿樹解釋道:“這是‘關聯’。當存在開始意識到彼此的存在,並試圖建立聯絡時,‘關聯’就誕生了——它是共生的前提,是文明的基石。”第二章:記憶之海與倒影文明離開意識叢林後的第十天,絕對空白中出現了一片“海”。

這片海沒有水,而是由無數閃爍的光點組成,每個光點裡都包裹著一段模糊的影像:有的是信念星系的思維泡在綻放,有的是無信之境的灰色光粒在流動,還有的是混沌之域的未定義存在在變形。當拾穗者號駛入這片海時,飛船的感測器突然接收到一股強烈的記憶訊號——那是他們在共生之域見過的藤蔓生長的畫面,是在無信之境與原始懷疑體對話的場景,甚至還有凱第一次拿起遊標卡尺時的童年記憶。

“這是‘記憶之海’。”阿樹的資料流出現了罕見的波動,“原初晶體分解時,不僅釋放了存在的可能性,還攜帶了整個宇宙的‘集體記憶’。這些記憶在這裡沉澱、發酵,成為新存在理解‘過去’的媒介。”

小芽將哨子放入記憶之海(飛船的艙門此時已能在這片特殊的海中自由開啟),哨子立刻吸收了周圍的光點,吹奏出一段混雜著無數聲音的旋律。隨著旋律響起,記憶之海開始沸騰,光點們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個個清晰的“倒影”——那是思想體文明的創造者、共生之域的第一株藤蔓、無信之境的第一個無信者……他們並非真實存在,而是由記憶凝結成的“意識投影”。

“你是誰?”一個由綠色光點組成的投影朝小芽走來,它的形態像一株會行走的藤蔓,正是共生之域最初的模樣。

“我是小芽,是來見證的。”小芽舉起哨子,第八十七色的紋路在她掌心閃爍。

藤蔓投影沉默了片刻,身體上的光點突然變得明亮:“見證……原來我們的生長,一直被宇宙記得。”它伸出枝條,觸碰了一下拾穗者號的艙壁,“我們曾以為,藤蔓枯死後就會徹底消失,卻沒想到,我們的‘存在痕跡’會在這裡成為新的養分。”

凱的遊標卡尺在測量記憶之海時,第八十七色的刻度完全亮起,第八十八色的紋路開始浮現。那是一種深邃的藍色,像被星光浸透的海水。“這些記憶不是簡單的複製。”凱看著遊標卡尺上的資料流,“它們在與新存在的意識融合時,發生了‘變異’——比如,思想體文明的創造記憶,在這裡變成了‘創造可能性’的衝動;無信者的懷疑記憶,變成了‘驗證可能性’的謹慎。”

阿樹補充道:“這就是記憶的意義。它不是為了讓存在沉溺於過去,而是為了給新的可能性提供‘經驗座標’。就像航海圖不會規定船隻的航線,卻能讓航海者知道哪裡有暗礁,哪裡有港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