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汪泰鴻痛心疾首:“周大人!咱走這麼急做什麼?”
汪泰鴻前腳剛給周維嶽安排好下榻的酒樓,結果周維嶽屁股都還沒坐熱,真正運輸稅糧的商船後腳就到了應天。
於是周維嶽又火急火燎的押運著稅糧送到太倉,然後掏出太子腰牌,愣是在三兩個時辰之間就把該走的流程都走完了。
汪泰鴻可沒忘了,當週維嶽掏出太子腰牌的那一刻,周圍認識的不認識的官員們都屁顛屁顛的湊了上來套近乎,就連他這麼一個商賈之人,也愣是有好幾個官員一臉客氣的跟他搭話。
那一刻,“賈而好儒”的汪泰鴻,只覺得人生巔峰也不過如此了。
“不走?等著一大堆麻煩事兒找上門來?”周維嶽翻了個白眼。
相處一月有餘,周維嶽對這位汪泰鴻也算有了幾分好感。
這人貪,貪財。
但本身性子卻又不乏小人物的謹小慎微,再加上徽商“賈而好儒”的本性,是個極其矛盾,但也很好拿捏的人。
“周大人若是不喜那些應酬……小民替您擋著啊!”
被一大堆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圍著,這事兒來多少汪泰鴻都不覺得膩歪!
“那回頭有人要砍老爺的腦袋了,你也上去擋著?”周維嶽一臉好笑。
“砍……砍腦袋?”汪泰鴻不敢說話了。
“行了!放心跟著老爺,以後這樣的場面多的是!”周維嶽對汪泰鴻拋下了橄欖枝。
汪泰鴻不蠢,瞬間懂了周維嶽的意思,一臉激動,倒頭就拜:“小民唯周大人馬首是瞻!”
……
還是應天,華蓋殿。
朱元璋“加了個班”,命中書省重點篩選出了來自山東的摺子,連夜呈過來。
而在一堆摺子中,朱元璋自然也看到了董彥杲彈劾蕭忠的摺子。
“有趣……有趣!董彥杲彈劾蕭忠夥同周維嶽等一眾官員火龍燒倉,藉機吞沒稅糧,可山東的六十萬石稅糧分明是毫釐不差的送到了應天!”
嘴上雖然說著有趣,但朱元璋的臉色卻已經開始變得難看起來。
馬秀英一臉擔憂的輕撫朱元璋後背:“陛下莫要動了火氣!”
“莫要動了火氣?”
這話像是徹底點著了朱元璋,朱元璋將那本摺子往地上一砸,怒罵道:“標兒才從山東歸來,向朕彙報山東災情不斷,又逢倭患肆虐,特地求情減免山東賦稅!可結果呢?!
“結果他周維嶽硬是足額送了六十萬石的糧食過來!”
馬秀英不解:“這……這不是好事兒麼?”
“好事……呵呵!”朱元璋冷笑:“大妹子,你可想過一件事兒,如今這山東災情不斷,怕是連額定稅額的二百五十萬石都完不成,可週維嶽都能送來六十萬石稅糧,那往日收成好的時候呢?
“收了那麼多,可交上來的卻只有六十萬石!說明的不是周維嶽這小子能力出眾,而是整個山東負責稅糧的這一條線都壞了!
“壞到了脊髓裡!”
朱元璋眼中有怒火叢生:“那些多出來的稅糧,全都進了那些酒囊飯袋的腰包裡!
“難怪周維嶽那小子能在標兒面前對官吏們表現的如此不滿,若是朕身處此位,怕是恨不得啖其肉,啃其血!”
馬秀英這會兒也想通了事情的關鍵。
面有擔憂道:“那……陛下打算如何處置此事?”
“呵!處置……當然是連根拔起!”
這位洪武大帝眼中殺機四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