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裡還止不住的感慨:“得虧周大人您沒有經商,否則這世上哪還有我們這些人的活路啊!”
周維嶽笑了笑沒解釋。
這些東西只不過是周維嶽照著後世依葫蘆畫瓢折騰出來的策劃案,談不上什麼高明,但放在大明王朝這個時代,卻就有些驚世駭俗了。
一會兒的功夫,下一個人也已經看完了策劃案。
嘴裡更是止不住的感慨:“周大人這些方案,休說是二十三萬貫錢了,便是二百三十萬貫錢來買也值啊!”
這一幕更讓其他人急的抓耳撓腮,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唯有先前那個開口的徽商大著嗓門嚷嚷:“不是……來個人給俺解釋解釋啊!俺不識字啊!”
沒理會眾人的喧囂,周維嶽坐在邊上,靜靜等待眾人都看完了策劃案,連那位不識字的徽商也在其他人的解釋下徹底搞懂之後,這才開口道:“如此,這樁生意可讓諸位滿意?”
“滿意!滿意!可太滿意了!”眾人激動的紛紛點頭。
周維嶽也就擺了擺手:“行,既然滿意,那你們也就各自商議一下,這些物資分別由誰來負責,老爺我就一個要求,準時,準點的將這些東西給我送來!”
說完,也就揹著手朝外走去。
來這濟南府幾趟了都沒好好逛逛,剛好趁著這功夫領略一下齊魯人情。
至於不把這筆生意交給汪泰鴻一個人做的原因,當然是因為他一個人吃不下。
或者說強行吃下之後,周維嶽所需要的物資供應速度上不來且不說,他資金鍊受阻,短時間內還可能出現虧損的情況,這完全沒有必要。
有錢大家一起虧,這對汪泰鴻和自己都好。
一路走到上回吃白玉湯的鋪子,周維嶽心中一動,竟還有些懷念起來,便徑直走了進去。
坐定,像上回一般點了份開花饅頭和白玉湯。
麵粉帶著豆腐湯的清香在味蕾綻放,周維嶽倒也有些理解老朱為什麼好這一口了。
那店家像是認出了周維嶽,迎上來送了碟酸蘿蔔丁,笑著恭維道:“官老爺,今年才開春便回了濟南府,怕是沒幾日便得升遷了吧!”
一般來說春季都是最忙的時候,外地官員在這時候趕到濟南,不是領罪就是領功,而周維嶽這副閒散的模樣,顯然不像是有罪在身的。
這店家的推測倒也不差。
人都愛聽好話,周維嶽也不例外,笑著接過話:“噢?難不成老爺我就不能是這濟南府的本地官兒?”
濟南到底是大地方,普通百姓見了官員也沒那麼害怕,店家笑著應承:“嗨!那不能,老爺您瞅著就不像本地人,小老兒這雙眼睛就沒看錯過!”
話說一半,店家眼神卻突然撇向了店外:“喏!這二位一看才是本地官吏的做派!”
周維嶽迎眼看過去。
兩個穿著衛所兵服飾的衙役正沿著大街朝這邊走過來。
周維嶽忍不住好笑道:“那能不是本地的麼!都穿著濟南府衙役的衣服呢!”
“這可不止是衣服,您得瞅他們的神態、動作,哎!小老兒也說不清楚……”
店家話說到一半,卻見著那兩個衙役朝著周這邊走了過來,立馬停住了嘴,湊上前去,點頭欠腰道:“二位官爺,可是要吃點什麼?”
兩位衙役沒搭理店家,徑直走到了周維嶽面前,躬身拱手道:“周大人,我們老爺有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