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柱國:從清廉知縣開始

第30章 徽商們的奇思妙想

“連顏料和畫匠的工錢都一併省去了……那豈不是賣白麵?”汪泰鴻一臉困惑。

“哎!哎!哎!可不敢說這個!”

周維嶽嚇了一跳:“那玩意兒叫素面!什麼白麵不白麵的!”

“呃……”汪泰鴻沒法兒理解周維嶽為什麼這麼大反應,疑惑道:“白麵素面什麼的那不都一個意思麼,這東西能有人買?”

“買的人多了去了!”

周維嶽自信一笑,問道:“我且問你,能買這摺扇的都是些什麼人?”

涉及到目標客戶,汪泰鴻毫不含糊答道:“自然都是些讀書人,那莊稼漢弄個摺扇搖也不像話不是!”

摺扇在明初可不像中後期那麼普及,坊間使用更多的還是團扇,摺扇也就一些附庸風雅的文人士子使用的比較多。

周維嶽點了點頭:“既然都是讀書人,那他們自己會題字麼?會作畫麼?”

“那是自然的……可,這跟咱們賣素面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就大了去了,雖然賣的還是素面,但需要一個包裝的名目!”

周維嶽沒辦法給汪泰鴻解釋什麼叫“DIY”,但這東西在後世可算是火的一塌糊塗,什麼DIY的石膏玩偶啊、DIY陶瓷啊等等……

甚至連DIY的房子都有。

這DIY的摺扇也是同樣的道理。

鮮少有人能從頭到尾的製作出一把摺扇,但如果是半成品的摺扇,其中最複雜的成扇環節已經由賣家完成,只需要買家完成最後的繪製扇面工作,那就簡單了許多。

而這種親自參與完成一件“藝術品”的成就感,又很少有人能夠拒絕,這便是DIY的市場。

“咱們把這些素面的摺扇包裝成半成品……”

周維嶽大致的給汪泰鴻講解了一下DIY的思路,又接著解釋道:“如此,除了能省下顏料和畫匠的工錢外,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時間!

“節省時間,也就意味著資金回攏更快……恩,這個你不需要理解。

“另外,你方才也說了,一扇扇面正常來說需要畫匠花費半日的時間繪製,製作週期太長且不說,畫匠的水平更是參差不齊,若是畫的好了還好,若是畫的差了,那豈不是砸了汪記的招牌?

“可若是由買家自己繪製那就不一樣了,畫的是好是壞,那不都是他自己畫的麼?”

汪泰鴻聽的將信將疑:“聽著倒是對咱們都是好處,可這東西能賣出去麼?”

他依舊覺得這事兒匪夷所思,花錢找活兒幹,有這麼傻的人麼?

“賣給尋常百姓肯定不行,但若是賣給讀書人指定能行!你放心去做就是!”

周維嶽又補充道:“對了,即便是素面也劃分出來個上中下等,上等的素面用最好的絲帛、最好的扇骨,中等次之,下等最次。”

既然都玩DIY了,肯定得再分出了三六九等來。

東西都是怕對比的,讀書人又向來是好面子之人,若非實在囊中羞澀,必然都會盡量挑好的買。

……

有了那近百的民間匠人,濟南府學的修繕工作也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核心建築的大成殿、明倫堂以及尊經閣等等,因為涉及一些精妙的雕刻和彩繪,得等到輪班匠到來才行,但附屬建築的射圃、學舍、碑亭等等,由這些民間匠人來修繕卻毫無問題。

周維嶽也開始忙活起來了。

每日幾乎都是穿梭於濟南府學和汪記之間。

雖說修繕府學的事兒周維嶽不懂,但值此關鍵時期,若是他不在場,保不齊就會成為胡黨攻訐的藉口。

謹小慎微,依舊重要無比。

不過近些時日倒是再沒見到蕭令儀那丫頭溜出來了,想來是因為上次偷跑出來又被蕭老爺子抓住了,估計這會兒已經被關“禁閉”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