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快就把事兒解決了。
接著,便見著那小吏又說道:“不止如此,今兒宮裡還有東西送來,白天您不在,小的便命人將東西暫存庫房,正等大人您親自查收呢!”
“宮裡有東西送來?”周維嶽詫異,“領本官去看看!”
……
錢。
宮裡送來的東西是錢,滿滿一大箱子的銅錢。
以及一封信。
【維嶽吾侄親啟:掖庭深秋,梧葉掃階,姨母既喜汝克紹箕裘,又憂汝形影相弔……
此三百貫乃姨母減省椒房用度所積……
汝自幼手足易冰,萬不可苛待自身……】
毫無疑問,這信是郭惠妃寫的。
信的大致意思就是她平日裡省吃儉用攢下了三百貫錢,念及周維嶽孤苦伶仃,獨自為官,生活中必然有諸多難處,便贈送給周維嶽,讓周維嶽日子能好過一些。
看完信,周維嶽心裡就一個念頭:這姨媽真好,有好處她是真給!
不像老朱,整天淨給自己畫餅子吃了!
周維嶽那點醉意都被衝散。
這三百貫錢對現階段的周維嶽來說簡直就是天降甘露。
大明王朝官員的俸祿都是以大米為主,再加上老朱那人摳搜的緊,周維嶽這麼個七品官兒月俸也就能領七石半的糧食,折算成斤兩,大概也就一千來斤出頭。
如果按照後世的糧價來算的話,也就是說一個知縣的月工資才兩千多!
還沒有五險一金。
當然,如果按照這個時代的物價來算的話,大約也能相當於月薪四千的工薪族。
放在大明王朝,算得上是吃穿不愁,還有點小閒錢了。
畢竟這時代也沒有那麼多花錢的地方。
但要大手大腳,花天酒地的那指定是不行。
畢竟這點月俸除了周維嶽自己用,還得養活縣衙裡那一大幫子人,如果不是公廨田裡還有產出,周維嶽早就已經開啟“付費上班”的模式了。
而郭惠妃這三百貫錢意味著什麼呢?
或許換成後世的錢財更加直觀。
三十萬!
天降橫財!
而且還是不用擔心鉅額財富來源不明、不用交稅,純到手的三十萬!
這三十萬拿著,周維嶽就是天天去洗腳……咳,就是天天去喝酒,那也能喝醉個一年半載的!
周維嶽盯著那箱子銅錢雙眼都在放光。
好半晌,這才想起拜帖的事兒。
周維嶽目光艱難的從那一箱子銅錢上挪開,看向小吏:“那拜帖呢?”
“是左相府上的!”
小吏小心翼翼的遞上了一份燙金請柬。
周維嶽雙眼瞬間眯了起來。
胡惟庸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