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AI,我教崇禎做昏君

第34章 一招空手套白狼

鄭昌是藥行老江湖,眼珠子咕嚕轉了幾圈,很快明白話裡的意思。

心中不斷盤算箇中得失,越想越覺得,這個買賣做得。

原來,當年明太祖有感百姓貧苦、治病艱難、多信巫蠱,特下旨沿襲宋元舊例,創立惠民藥局。

按例,惠民藥局不得盈利,除了不收診金之外,還免費供給藥材。

後來實在扛不住了,才收一些藥費,定價亦十分低廉。

兩百多年來,藥局名聲甚好,一直是大明百姓尋醫問藥的首選。

可惜,隨著世道漸亂,各府縣稅賦漸少,撥給的經費越來越少。

沒有錢,大夫也變不出藥材來,惠民藥局所備的藥材種類,也常常少得可憐。

但凡稍微貴一點的藥材,一概沒有。

病患從藥局出來,往往還要去藥行再補幾味。如果不是常見病症,更是連一味藥都沒有。

儘管那些病患都很窮,可禁不住多呀,每服賺個十幾文,幾十文,一天也不少了。

若真按陳子履的承諾所行,所有病患全部薦至仁德堂補藥,三年之利潤,恐怕會高達上千兩,甚至更多。

況且仁德堂自己就是賣藥的,市價八百兩的藥材,只需四、五百兩本金,差不多就能辦齊。

細細算下來,還真是賺大發了。

鄭昌思來想去,越想越覺得可行。唯有一點,病患怎會乖乖聽話,非去仁德堂補藥不可呢?

陳子履聽完這個憂慮,曬然一笑:“鄭老闆多慮了,坐班大夫只需說,就你家的藥特別對症,病患還特意去別家不成?除非仁德堂貨次價高,專宰窮人,把鄉親都惹惱了。”

“不敢不敢,小號從來誠信經營,不敢做奸商。”

“諒你也不敢。”

陳子履又說了一些小套路。

比方說,仁德堂可以派個大夫到藥局義診,親自吹噓;

或者藥局可以給窮人發個牌子,帶著去仁德堂補藥,可抵十文之類。

多管齊下,那就萬無一失了。

鄭昌聽完那麼多花樣,眼都直了。我的個娘,生意還能這樣做?

暗歎自己開藥行幾十年,怎麼沒想到。

陳子履見對方態度鬆動,只差臨門一腳,於是放下茶盞,肅了肅容:“本縣要的是官聲,斷然不會因為幾百兩銀子,壞了大事。鄭老闆若還覺得勉強,這差事,本縣可以找別家。”

鄭昌聽到這裡,哪裡還會不明白。

別說得罪了知縣,往下的日子沒法過。

單說,若這差事交給別家藥行,一下少了那麼多病患,仁德堂不得被擠兌死了。

暗想:“無非虧個幾百兩,就試試吧。”

於是一咬牙,點頭應承下來。

陳子履十分欣慰,讓吳掌櫃拿來筆墨,當場再寫下條子。

鄭昌拿起一看,只見上面寫著:仁德堂奉官府之命,籌辦藥材。全縣巡檢司、藥行等,當予以方便,不可刁難。

陳子履又道:“今天便開始籌備,切勿耽擱。先把貴號庫存送到藥局,三天之內,全部籌辦清楚。”

鄭昌滿口答應,將條子、字據、清單小心收好。

然而一團疑雲堵在心頭,久久不消。

重開惠民藥局,或許是為了官聲。

可為何採辦那麼多治瘟之藥,而且要得那麼急呢?難道……

他腦子轉了好幾圈,忍不住問道:“縣尊莫怪,這批藥的份量,也太多了。若是沒有大災,恐怕三、五年都用不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