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大洪水之前,陳子履就曾想過,土司可能會造反。
成立義勇營,主要為防瑤,打土匪只是順帶罷了。
畢竟土匪佔山為王,就很滿足了,膽敢攻打縣城者,是很少的。至少廣西不多。
土司則完全不同。
群山之間,一呼百應,席捲全省,只在旦夕之間。
別說縣城,就是府城、省城,土司都敢打。
前幾年的播州之亂,叛軍甚至一度打到成都,震撼整個西南。
為及早防範,陳子履多次買通少民,前往大藤峽深處打探訊息。可惜,每次都徒勞無功。
如今,大藤峽瑤民果然反了,怎能讓人不頭疼。
留守縣衙的衙役們聽聞,個個膽顫心驚。
因為逃下山的僮民口中,這次瑤亂之聲勢,十分浩大。碧灘、紫荊、綠水等地的土巡檢,全都響應了。
據說瑤兵漫山遍野,成千上萬。
他們看到漢民就殺,就連親近漢家的熟僮,亦被視為叛徒,一個不留。
貴縣境內的北山山脈,就是大藤峽右臂。
歷次瑤亂,土司兵都會攻打貴縣縣城。前幾次,全靠衛所兵防禦。
如今衛所廢馳,一衛七所加起來,還不到五百精兵。若瑤兵果真殺下山來,如何抵擋得住。
兩人紛紛提議,應遣快馬前往南寧、橫州、潯州等地通報軍情,乞求援軍。
“當然要通報上官。不過,咱們也不能死等。”
陳子履派出幾個使者,星夜前往附近各城報信。
然後讓留守衙役前往各鄉,通知屬官、胥吏、三班衙役、巡檢……所有吃公家飯的人,即時取消沐休。
一日之內,全部回縣衙,或各官署報到。
又前往軍營,找到喝得爛醉的甘宗毅,令他馬上點齊鄉勇,立即趕往銀場。
因為平天山屬於北山群峰之一,距離出口不遠。
銀場那麼惹眼,很難不引起土司注意,兵鋒所指,首當其衝。沒有足夠的兵丁防衛,十分危險。
甘宗毅聽說大藤峽瑤亂,嚇得七魂不見六魄,臉都沒洗,就嚇醒了。
他跑出校場,吹響銀哨,口中高呼:“所有人,都別喝了。整隊,整隊……”
隨著尖銳的哨聲響起,全城很快騷動起來。
百姓放下飯碗出門張望,看到義勇營將士齊齊出城,都知道出大事了。互相一打聽,得知發生瑤亂,更是陷入恐慌。
住在城裡計程車紳們,紛紛打著燈籠,來到縣衙打聽訊息。
然後個個目瞪口呆,直呼大禍來矣,菩薩保佑。
還好,瑤民似乎也要過年。
除夕夜,只有小股瑤兵在礦場附近晃悠,甘宗毅帶兵一到,他便跑了,沒有大事發生。
第二天,捕快、衙役陸續返回縣衙,陳子履將他們分為四隊,全部上城警戒。每隊四個時辰,全天不間斷巡邏。
同時派出幾個得力的捕快,前往各鄉打探訊息。
又在城內劃出一個空地,令未返鄉過年的鄰縣民夫,全部帶家眷進城,重新蓋窩棚。逃難熟僮,同在此列。
一通忙活,花費了兩三天。
還好貴縣的冬天不算太冷,要不然這番折騰,非凍死一批人不可。
隨著探子陸續返回,瑤亂的前因後果,越來越清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