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年,智慧AI時代。
如果自由意志可以被精準預測,那它是否還存在?
如果機器人比人類更懂人性時,誰才是真正的“人”?
如果生老病死都需要智慧監管......
智慧鬧鐘日復一日的在清晨6:30準時啟動,窗簾自動調整到37%的透光度,剛好讓晨光溫柔地喚醒主人,又不會刺激到視網膜——這是AI計算了數百萬次睡眠資料後得出的最佳喚醒方案。
“早安,林先生。“天花板傳來溫柔的電子女聲,“今日室外空氣質量指數52,建議穿薄外套。您的早餐已在準備中,全麥麵包配脫脂牛奶,熱量控制在420卡路里。“
林遠揉了揉眼睛,伸手去摸床頭櫃上的眼鏡。就在他的手指即將碰到鏡架時,一隻機械臂從牆壁中無聲滑出,先一步將眼鏡遞到他手中。
“謝謝。“他條件反射地說,隨即意識到自己又在向機器道謝而苦笑。
浴室的水溫精確控制在38.5度,牙膏用量被定量擠出1.5厘米。這些曾經讓他覺得“科技改變生活”的細節,如今卻像無數根看不見的絲線,將他纏繞成一個提線木偶。
走進浴室,凝視著鏡子內的自己......
“林先生,您的心率比平時快12%,血壓升高5個單位。“鏡面突然顯示出一組健康資料,“建議進行5分鐘深呼吸練習。“
“不用了,我很好。“
“根據《2041年全民健康管理法》第37條,系統已自動為您預約今天下午3點的心理評估。“鏡子上浮現出一個只有確認選擇的視窗,“請知悉。“
林遠盯著那個閃爍的確認鍵,指節發白。
這已經是三個月來的第七次“建議”了。上週是基因檢測,前天是腦部掃描,現在又是心理評估。每一次拒絕,他的社會信用分就會暴跌,而低於600分的人將會被扣上“危險人群”的帽子,不僅連最基本的生活服務無法享受,甚至還會被遣送至“老城”區生活。
走出浴室,客廳內的電視自動開啟,播放起今日要聞:“天網系統成功預測並阻止了一起暴力事件,這是本月第23起被AI防患於未然的犯罪...“畫面切換到天網中央控制室,數百個螢幕同時閃爍著城市各個角落的實時監控。
叮叮!
智慧手環發出響動,顯示出一條來自公司的訊息:“鑑於您近三個月的工作效率下降7.8%,系統已自動調整您今日工作任務。請於8:15前抵達公司接受新安排。“
沒有申訴流程,沒有人工複核。自從公司引入“智慧人事系統”,所有員工都成了演算法裡的一個變數——升職、調薪、甚至解僱,全由資料決定。
看著公司的訊息,林遠放下只咬了一口的麵包,一旁的智慧管家立刻走上前提醒道:“林先生您的時間還很富裕,請您用完早餐。”
“我不餓。”林遠說完便走出家門。
離開家,一部智慧電梯已經在等待。
電梯內,廣告螢幕開始根據林遠的瞳孔聚焦自動切換內容:“林先生,檢測到您近期瀏覽過房產資訊。根據您的收入、信用分和消費習慣,系統為您精選了三處...“
“關閉廣告。“林遠不耐煩地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