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的山丘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顛簸了近六個小時,客車終於駛進了蓉城北門汽車站。
王建安提著行李,在車站外的報亭買了張地圖。
隨後按照報亭老闆的建議,擠上了去市農技推廣中心的公交車。
王建安來到推廣中心,一個穿著白大褂,戴著眼鏡的中年技術員接待了他。
“黑籽南瓜種子?”技術員扶了扶眼鏡,態度倒很和氣,“同志,你是哪個單位的?搞科研還是生產?”
“我是雁縣那邊農村的,自己搞蔬菜大棚,想用黑籽南瓜做砧木嫁接黃瓜番茄。”王建安解釋道。
“哦,個體種植戶啊。”技術員點點頭,“這個黑籽南瓜,抗病性和耐低溫性確實好,是做瓜類茄果類嫁接的理想砧木。
不過這種子少,現在主要供應物件是國營農場、大型蔬菜基地和我們的區域試驗點,一般不對外零售。”
他拿起檔案翻了翻:“而且今年的計劃調撥量已經分完了,庫裡恐怕也沒存貨了。”
王建安:“一點辦法都沒有嗎?我就買幾斤。”
技術員搖了搖頭:“真不是我不幫你。我們這有規定,計劃內種子不能隨便流向計劃外。
這樣吧,我給你寫個條子,你去市種子公司看看,他們是專門經營種子的,渠道比我們多,說不定還有量。”
技術員還是熱心地寫了個便條,蓋了章,遞給王建安,又詳細告訴他市種子公司怎麼走。
王建安道了謝,帶著便條往種子公司趕過去。
市種子公司的門市部設在一條相對僻靜的街上,店面不小,但顧客寥寥。
王建安遞上農技中心技術員寫的條子,說明來意。
櫃檯後的負責人看了看條子,又上下打量了王建安幾眼,慢悠悠地說:“黑籽南瓜籽啊,有倒是有。”
王建安心中一喜。
“但是,”負責人話沒說完,“那是計劃內指標,不零售。
你要真想買,得走手續,得有你們當地農技站或者公社的介紹信,證明你是搞試驗或者基地生產的。
而且,就算批下來,也得等下一批調撥,至少得兩個月以後。”
王建安一怔,兩個月?那時候黃瓜菜都涼了!
“同志,通融通融行不行?我大棚都搭好了,就等種子育苗了,價錢貴點沒關係,”王建安低聲說道。
負責人搖搖頭,把條子推了回來:“規定就是規定。沒介紹信,沒指標,一粒也拿不出來。”
說完就低頭看起了報紙,不再理會他。
王建安失魂落魄地走出種子公司,難道真沒辦法了?
直種大棚黃瓜也可以,但是嫁接能讓產量顯著提升。
王建安相信憑自己的技術,產量提升50%也是不在話下。
但偏偏現在買不到砧木種子。
王建安苦笑著安慰自己:“唯一的好訊息就是,嫁接在現在有技術壁壘。”
王建安一邊在街上閒逛,一邊思索著搞到種子的辦法。
不知不覺間,王建安走到一個相對老舊的街區,路兩邊有不少賣菜賣水果的小攤販。
“要票不?汽油票……”一個縮在牆角的黑影低聲對路過的人嘟囔。
王建安心裡一動。
正規渠道走不通,或許只能試試偏門了。
在這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年代,很多計劃內的東西都能在“黑市”買到。
就是不知道這種專業種子,會不會也有人倒騰。
王建安定了定神,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往巷子深處走去,目光掃過那些蹲在牆根或倚著破腳踏車的人。
這裡的氣氛明顯不同,交易都壓著嗓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