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在屋外應著,抱著那根大竹竿,慢慢的轉動方向。
“停,再往回來一點點,好,就這兒,穩住。”王建安的聲音帶著興奮。
螢幕上兩個人影正在逐漸清晰:“……觀眾朋友們晚上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哦,可以看電視咯。”王湘拍手尖叫道。
尹祥平扶著腰,看著螢幕,又看看興奮的家人,臉上盡是溫柔的笑意。
王建安找出一根粗布條跑出去,和王建平一起,把竹竿固定在柱子上。
在灶房做飯的馮彬榮和王小英也跑了過來,一家人圍著電視機樂呵呵的觀看著。
“好了,好了,不要擠,不要擠,都看得到。”張玉清嘴上喊著,自己卻忍不住又往前湊了半步。
“哎呦。”看了一會兒馮彬榮才想起灶裡還燒著火煮著飯,趕緊跑回了灶房。
晚飯時一家人端著碗,眼睛卻總忍不住往那發光的螢幕瞟。
最後乾脆把靠近電視的位置空出來,都坐到了電視機對面。
王建安三父子站在桌子旁邊,把坐的位置讓給了其他幾人。
吃完飯王建安倚在門口,看著大家被電視劇的內容吸引,打了個招呼笑著轉身往豬圈走去:這只是開始……
沒時間休息,王建安第二天便他招呼著全家人,扛起鋤頭鐵鍬就直奔一號大棚,要儘快把一號大棚清理出來,為春種做準備。
反季菜賺的就是時間和品種錢,現在他沒有奇異的品種,就要打時間差:早春提前上市,晚秋延後退市,跨冬供貨。
其中最賺錢的就是跨冬菜,跟平時比能漲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
其他兩個時期的菜也是平時的菜價的幾倍到十幾倍。
這次他也計劃好了,1號大棚就種番茄,2號大棚接著種黃瓜。
對此王建平提出了疑問:“黃瓜這麼賺錢,為啥子不都種黃瓜?番茄好像要便宜幾毛錢。”
“大哥,一塊地不能一直種同一個菜,我們種糧食都是換著種的嘛,這叫輪作,可以防止土地病化。”
“哦。”王建平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為了給二號大棚通上沼氣,王建安把小半個生產隊的豬糞都搜刮過來了,要等移植的時候差不多才能發酵出沼氣。
所以育種還是得在1號大棚進行。
挖地的時候王建平興奮地提出了一個問題:“既然大棚加小棚就能保溫,可不可以大棚加大棚呢?雙重保溫?”
王建安驚異於大哥竟然能想到這個,在未來是有雙膜大棚的,不過那並不適合蜀省。
“大哥,你說的這個東西是可以的,不過不適合我們這裡。
有了沼氣燈之後,我們這裡缺的不是溫度,是光照。
本來光就少,再蓋兩層薄膜,光不就更少了,北方倒是很適合這個搞雙膜大棚。”
聽完二弟的解釋,王建平興奮的表情消失了。
經過幾天的努力,終於在過年前將所有土地翻出來了。
施上農家肥和部分專用肥料,將大棚密閉高溫殺菌,就等年後開始育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