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從養豬開始

第18章 採購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清晨的空氣帶著露水的清涼,遠處傳來幾聲雞鳴犬吠。

王建安就帶著大剛等人來到了自家宅基地旁。

“就是這兒了。”王建安指著眼前開闊的坡地,“這邊,靠路近的,我預備將來修房子的。

緊挨著這邊,就修豬圈,豬圈後面挖沼氣池。”

他腳步不停,繼續往前走:“沼氣池這邊,將來要連上蔬菜大棚。

至於那兩間過渡的泥巴房子,就修在這兒,挨著大棚,方便照看。”

大剛的目光隨著王建安的手勢移動。

當看到王建安比劃大棚方向時,他眉頭一挑,驚訝道:“建安,你這大棚要橫起修?”

他習慣性地以為大棚要順著坡勢,上下開口。

王建安點點頭:“對,橫起修,這樣正南正北的走向,採光才均勻,一天到晚都能曬到太陽。

大棚不急,等豬圈和沼氣池修好之後再修都來得及。”

幾人拿著石灰粉和麻繩,在王建安的指揮下,仔細地標定出豬圈、沼氣池和泥巴房的地基位置。

“行了,地基線放好了,大剛哥你領著他們先挖沼氣池的坑,按圖紙尺寸來。我去弄材料,爭取今天都拉回來。”

王建安交代完,把圖紙又仔細跟大剛核對了一遍,便轉身向河邊走去。時

今天的目的地是河上游的施鎮,施鎮是附近幾個鄉最大的集鎮,建材種類相對齊全。

尤其是河沙,直接從河裡撈,量大便宜。

鄉上的供銷社那點存貨,連打地基都不夠。

“蹦蹦蹦……”

在河邊簡易的土碼頭等了一隻煙的功夫,熟悉的發動機轟鳴聲由遠及近。

一艘略顯陳舊的客船,吐著黑煙,從下游緩緩駛來。

今天是施鎮趕集的日子,這條河一共有兩艘客船,只在趕集日來回開一趟,早上七點和八點各一班。

王建安趕的正是七點這班。

上船後,王建安在船頭找了個靠邊的位置坐下。

船艙裡此時已經坐了二十多人,大多是去趕集的鄉親,揹簍裡裝著雞鴨,籮筐裡盛著蔬菜瓜果。

客船又停靠了幾個小碼頭,湧上來的人很快擠滿了船艙,後來者只能抓著船舷的欄杆,靠在甲板上。

售票員擠在人群中,吆喝著收錢:“兩毛一位!兩毛一位!”

望著腳下倒退的河水,王建安想著自己的蔬菜運輸計劃。

這條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將是他蔬菜外運的“黃金水道”。

在他的記憶裡,透過高龍鄉的公路,要到2004年才開始修成水泥路。

在那之前,所謂的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還坑窪遍佈。

運點嬌嫩的瓜果蔬菜,非得用厚厚的稻草或穀殼做防撞墊不可,這還免不了磕碰損耗。

遇到下雨,泥濘不堪,幾個陡坡更是成了汽車司機的噩夢,打滑陷車是常事。

而水路,只要不遇上漲洪水,就平穩得多,損耗也小。

客船在施鎮簡陋的碼頭靠岸,王建安隨著人流踏上岸。

集市已經熱鬧起來,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

他沒有絲毫耽擱,徑直穿過熙攘的集市區域,向鎮子另一頭新近形成的建材一條街走去。

這條街是政策放開,允許個體經營後的產物,兩旁多是紅磚砌的簡易門面,或乾脆是露天堆場。

以前買磚瓦水泥,得有集體指標,而且跑斷腿也未必能批下來。

現在,只要有錢,個體戶的店門隨時敞開著,雖然規模都不大,但種類還算齊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