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從養豬開始

第104章 收菜

凌晨五點多,李家溝的雞都還沒醒,張春城已經摸黑鑽進了自家大棚。

這裡面是他這個冬天最喜歡待的地方,不只是溫暖,更因為它是自家的又一個希望。

張春城擰亮手電筒,昏黃的光柱掃過竹架上的黃瓜藤,入目全是深綠色的長條黃瓜。

“德春!快進來!”張春城壓著嗓子朝棚口喊道。

不一會兒蔣德春睡眼惺忪地提著幾個大竹筐鑽了進來,張春城上前接住竹筐。

兩口子再沒二話,藉著電筒光,小心翼翼的開始採摘。

兩人生怕指甲劃破嫩皮,都戴上了自制的毛線手套。

手指掐在瓜蒂上一扭,“啵”一聲輕響,新鮮的黃瓜就落到了手裡。

再把摘下的瓜輕輕的放進墊了軟草的竹筐,碼得整整齊齊。

幾乎同時,李家溝其他的大棚裡也都亮起了昏黃的燈火或手電光。

壓抑的興奮低語,竹筐輕碰的聲響,剪刀偶爾發出的“咔嚓”聲,在寂靜寒冷的凌晨格外清晰。

這是第一次採收自家大棚里長出來的反季黃瓜,大部分人都激動得一晚沒睡。

張華安那半畝大棚裡,他每摘下一根黃瓜,都要舉到眼前仔細瞅瞅,再小心翼翼地放進筐,嘴裡還小聲唸叨:“輕點放,別碰傷了……這都是錢啊……”

上次餵豬中毒的虧空像塊大石頭壓在他心裡,這半畝地的黃瓜和另外半畝番茄,他兩口子看得比什麼都珍貴。

之前聽了王建安的建議,他一直都嚴格控制著兩塊土地的隔離帶。

這兩塊土地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什麼病害。

村道上漸漸有了人聲。

沒種大棚的社員也有一些睡不著了,裹著棉襖抄著手,三三兩兩的往這片大棚區溜達。

寒氣刺骨,卻擋不住那份看稀奇和湊熱鬧的心。

吳磨貴跺著腳取暖,朝走來的張福德打招呼:“張老四,你也起這麼早?”

張福德縮著脖子,朝亮著燈的棚子努努嘴:“醒的早,來看一下。”

他們兩人當初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參加大棚建造和種植。

不過後來兩人和張華強合夥承包了屠宰場,現在的收入也還可觀。

所以兩人更多的是抱著看熱鬧的態度而來,和其他人的心態有很大的不同。

旁邊有人接話,語氣酸溜溜的:“當初建安喊著一起搞,怕這怕那的。

這下好了,人家棚裡黃瓜都摘得筐筐滿了,我們還在喝西北風,哎,腸子都悔青嘍!”

天色由濃黑轉成淡青,東邊天際終於透出點灰白。

各家各戶的黃瓜也都摘得差不多了。

一筐筐頂花帶刺的黃瓜從各個大棚裡抬出來,擺在棚外的空地上。

摘完菜的社員們顧不上凍得發僵的手腳,都圍著自家的筐,雖然因為早起有些許的疲憊,但想想即將到手的鈔票,眾人情緒都非常的高漲。

大家互相比較著誰家的黃瓜更粗更長,誰家的筐裝得更滿。

張春城拍著自家三個裝得冒尖的大竹筐,得意地說道:“我這一畝半地起碼摘了一百五六十斤。”

他家的大棚面積是這十二戶社員裡最大的,其次就是他大哥。

當初王建安為了建2號大棚,讓父親和大哥把這邊的水田都換給了張春城兄弟。

張華安守著自家兩個筐,雖然沒張春城的多,但看著筐裡品相極好的黃瓜,也難得地露出了笑容。

“荷包蛋”終於越過了東邊的山脊,淡淡的金色劃過湛藍的天空,讓人心情都不由變得愉悅起來。

蜀省的冬天,難得見到這樣的好天氣。

就在大夥兒等得腳底板發涼,開始有人小聲抱怨“尹老闆怎麼還不來”時,埡口那邊終於傳來了汽車引擎的悶響和刺耳的喇叭聲。

“來了!來了!”人群一陣騷動,個個對著埡口方向翹首以盼。

不一會兒兩輛藍色小貨車晃晃悠悠地停在了大棚區邊的空地上。

打頭那輛的副駕駛門被推開,尹彬裹著一件半舊的軍大衣跳了下來,臉凍得有些發青,嘴裡哈著白氣。

“對不住各位鄉親,”尹彬一下車就趕緊拱手,“讓大家久等了,實在不好意思!”

“沒事沒事。”

“尹老闆辛苦。”

“來了就好。”

眾人七嘴八舌地應著,這點等待的焦躁在即將到手的現錢面前,瞬間煙消雲散。

尹彬身後,趙強和李兵也利索地跳下車廂。

趙強還是那副退伍兵的板正樣子,動作行雲流水,乾脆有力。

李兵則笑嘻嘻地跟社員們打著招呼。

“都摘好了哈?”尹彬搓著手,走到那一排排竹筐前,彎腰隨手拿起一根,“價格那就按之前說好的,2塊1斤,沒意見嘛?”

這是早就商議好的,現在蓉城那邊的渠道連王建安家的黃瓜都消消化不完。

整個李家溝的黃瓜大部分還是在雁縣和甜城出售,這邊消費水平也就這樣了。

見沒人提出異議,尹彬大聲宣佈道:“開始稱重!”

人群“呼啦”一下圍得更緊了些,尤其是那十二戶賣菜的,擠在最前面。

“春城,你屋頭最多,就從你開始!”尹彬招呼道。

“要得!”張春城應了一聲,便和趙強一起把三筐黃瓜挨個抬上秤臺。

尹彬親自掌秤,李兵在旁邊撥弄著磅秤上游碼:“第一筐,淨重58斤8兩!”

同時尹彬在筆記本上寫下重量。

“第二筐,60斤整!”

“第三筐,56斤2兩!”

報完數,尹彬報出總數:“張春城家,三筐總重175斤整!去除筐重,黃瓜160斤。”

大家都統一用的王太平編竹筐,重量在5斤左右。

周圍立刻響起一片驚歎聲。

“160斤,這才第一茬啊!”

“春城,你硬是要發財了哦!”

張春城咧著大嘴搓著手:“嘿嘿,都發財,都發財。”

“下一家。”

張德泉家是7分地的大棚,抬著兩筐黃瓜走了過來。

“第一筐,47斤3兩!”

“第二筐,46斤7兩!”

“黃瓜總重84斤!”

……

一家接一家,竹筐輪流抬上磅秤。

尹彬和李兵負責稱重記錄,趙強則負責把稱過的黃瓜搬到車廂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