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旁邊,一個燙著捲髮的大媽擠過來,拿起一根黃瓜,無意間的說道:“去年這時候也有個年輕小夥子,在臨時攤區那邊賣黃瓜……”
王小英的心猛地一跳,又驚又喜:“去年在臨時攤賣黃瓜的,就是我哥!”
“哎喲!你們是兩兄妹嗦?!”捲髮大媽臉上笑開了花,嗓門都提高了八度,引得旁邊幾個挑菜的都看了過來,“去年我就在你哥那兒買,後來天熱和了,他就不來了,今年我來好幾次了也都沒看到他,搞半天是你哥的攤子搬進來了啊?”
這大媽簡直就是個活廣告,她這一嚷嚷,旁邊幾個原本只是看熱鬧的顧客立刻圍了上來。
捲髮大媽豪氣地一揮手:“妹兒,黃瓜給我稱3斤,菠菜也稱3斤,就衝你哥去年那瓜的品相,我信得過。”
她又指了指那蓋著溼布的香菜:“那是香菜?冬天還有這麼精神的香菜?咋賣?”
“阿姨,香菜五塊一斤。”王小英趕緊回答。
“五塊?!”周圍響起一片吸氣聲。
大媽也愣了下,但隨即又笑了:“貴是貴點,也給我稱3兩,今天吃羊肉湯,剛好合適!”
有了這個“活招牌”大媽帶頭,王小英的攤位前迅速聚攏了人氣。
王小英開始手忙腳亂起來,收錢、稱重、找零,臉上終於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凍僵的手指也靈活起來。
“這根黃瓜八兩,3塊3毛6,收您3塊3!”
“菠菜3塊1,這把1斤2兩,3塊7毛2,算3塊7!”
……
筐裡的黃瓜和菠菜眼見著矮了下去。
那斤不被看好的香菜,也在幾個講究湯品的顧客的光顧下全賣掉了。
不到7點,三十斤黃瓜和五十斤菠菜竟然見了底。
送走最後一個顧客,王小英長長舒了口氣,感覺後背都出汗了。
她一邊收拾空筐,打掃攤位,一邊在心裡算著賬。
不一會兒一個穿著深灰色夾克的年輕男人拎著個飯盒走了過來。
正是王小英的物件周英華,他在東門的機械廠當技術員。
“小英,今天這麼早收攤啦?”周英華看到空空蕩蕩的攤位愣住了,平時他下班後都會帶著晚飯來陪著王小英守菜攤,每天的菜都會剩一大半第二天賣。
他突然想起昨天小英說過今天李家溝的大棚菜要運過來了:“今天賣的大棚菜?”
“嗯!”王小英點了點頭,一臉的興奮,隨後把剛才的“盛況”向周英華說了一遍。
周英華聽著,臉上也洋溢著笑容,他把手裡還溫熱的飯盒遞過去:“我來收拾,你快趁熱吃飯,食堂打的回鍋肉,我讓師傅多舀了點肥肉。”
王小英接過飯盒,揭開蓋子,濃郁的肉香混著豆瓣醬的味道撲面而來。
她一邊小口扒著飯,一邊忍不住又去翻看那個裝錢的木頭盒子,手指頭在裡面撥弄著那些鈔票和閃亮的硬幣,嘴角止不住地上揚。
這實實在在到手的錢,讓她覺得這半年枯燥的等待,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