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隊和7隊的人摸到李家溝時,王建安正蹲在自家新屋地基的條石上,眯著眼看對面那片挨著河邊的土地。
那是5小隊幾戶人的土地,這地方,他是越看越眼熱。
位置簡直跟他現在這片大棚是鏡子裡照出來的:
背靠著山坡,前面不遠就是大河,取水方便。
山坡的走勢也合適,稍微平整一下,修個蓄水池,拉上滴灌的管子,就能把水送到所有大棚。
他咂咂嘴心裡嘀咕:這幾家人倒是沉得住氣,眼看著李家溝家家戶戶賺大錢了都還能穩起不來找他。
正想著,身後傳來雜亂的腳步和人聲。
王建安起身回頭,同時手裡捏著的一根草莖咬在齒間,淡淡的青草澀味在舌尖漫開。
煙抽多了,嗓子發乾,嚼點青草能壓一壓。
來人不少,領頭的是5小隊隊長陳得明。
他身後跟著7小隊的隊長張永和,瘸著一條腿,大家都叫他張永和,反正他也不生氣。
再後面,便是兩隊裡的年輕人,足有十幾個。
李家溝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王建安的名字,早就傳遍了整個高龍鄉。
幾乎所有人都眼饞,心熱,不過大部分人都由於以前的經歷,在保守和激進間選擇了保守。
現在雖然說沒有大富大貴,但只要手腳勤快,也能不愁吃喝了。
只有年輕一代有這股子衝勁。
陳得明搓了搓粗糙的手掌,往前挪了兩步,筒靴踩得泥水四濺:“建安兒……”
“陳叔,永和舅舅,你們這是?”王建安吐出嘴裡的草渣回應著,7小隊的大部分人都和李家溝的張家是本家,拐著彎都算親戚,張永和他得喊聲舅舅。
陳得明顯得有些侷促,下意識地又搓了搓手:“建安,我們……我們是來求你幫忙的。”
旁邊的張永和也趕緊往前湊了湊,那條瘸腿在泥地裡拖出一道痕跡:“建安啊,我們7隊跟你李家溝沾親帶故的不少。
看著你們搞大棚發家了,鄉親們心裡癢癢的,都希望建安你拉一把,教教我們這大棚咋個搞法。”
後面的人群裡也響起一片附和聲:
“是啊建安,帶帶我們吧……”
“都是鄉里鄉親的……”
王建安心中暗喜,終於來了,不過他還是面無表情。
從條石上跳了下來,他走到旁邊一塊稍微乾爽點的土坎上,撿起一根枯樹枝。
眾人都看著他,不知道他要做什麼。
他先畫了一條彎彎扭扭的線代表龍門河,然後在河兩邊各劃出幾塊大小不一的區域。
只見王建安蹲下身,用那根枯樹枝,在泥地上劃拉起來。
他先畫了一條彎彎扭扭的線代表小河,然後在河兩邊各劃出幾塊大小不一的區域。
“5隊陳家院子這邊挨著大河拐彎那塊是片沙地,很平整。
還有這片水田,離小河近,地勢平坦,很適合搞大棚。”
陳得明一愣,隨即點頭道:“對對對,那是塊好地,就是石頭多點,以前種花生,紅薯還行。”
王建安沒評價,樹枝又移到河這邊靠近7隊的方向:“7隊曬壩後面那片緩坡,向陽,光照好,離你們小河溝也近。”
張永和也連忙點頭:“是是是!”
王建安“嗯”了一聲,樹枝在代表5隊的區域劃出幾個相連的大方塊。
“這塊沙壩子集中起來搞成大棚區,至少能搞10來畝的大棚,就種黃瓜和番茄。
還有這邊小河邊的水田區域,也有10來畝的地。”
“20來畝?”人群裡有人倒吸一口涼氣,“建安,這得投多少錢?”
王建安依舊不理會,樹枝轉向7隊那片坡地,劃出幾個稍小些但排布更緊湊的方塊:“7隊這片坡地,好好弄,也能整出十五畝左右的大棚。
要是捨得下本錢,從你們那邊小河溝修個泵站,把水抽到坡頂樑子上,再修個蓄水池,坡下面那些零散水田也能一併開發出來,不過這投入更大,看你們自己商量。”
他頓了頓,看著大家臉上又興奮又害怕的複雜神情,乾脆把自己的打算也透了些底,“不光你們,我這邊也在規劃。大棚多了,出的菜必須好好規劃。”
“你們的大棚,7月底8月初就得把棚架子搭起來,薄膜蒙上,悶棚消毒。
8月中旬,黃瓜苗和番茄苗就得定植下去,然後隔一個月再定植一部分。
這樣9月下旬開始,黃瓜就能開始摘了,番茄也陸續轉紅,一直摘到明年5月份。
12月份黃瓜收完了就翻田種些葉子菜和第二輪黃瓜番茄。
這麼輪轉下來,從九月到第二年五月,黃瓜、番茄這些不斷檔,嫩葉菜也能源源不斷。
城裡那些館子、菜販子,就喜歡這種不斷捻的供應。”
現在棚鮮生對外批發時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菜品種少,年後會有2、3個月的斷檔時間。
多了這幾十畝大棚,王建安就能讓蔬菜批發公司實現多樣化和持續化,不會再出現斷檔時間。
陳得明和張永和聽得眼睛發直,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對方臉上的震撼和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們原先只想著大棚能冬天種菜賣錢,沒想到這裡面還有這麼多彎彎繞繞,什麼時候種菜,什麼時候收菜,都算好了。
這哪裡還是老輩子那種靠天吃飯,土裡刨食?
這分明是掐著城裡人的飯點和錢包在安排生產,怪不得李家溝能發財!
“建安,”陳得明舔了舔乾裂的嘴唇,聲音有點發顫,“這10多20畝大棚,光鐵絲、塑膠薄膜,就是一大筆錢,還有種子,肥料……我們怕是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
張永和也跟著愁眉苦臉地點頭,那條瘸腿不安地挪動了一下。
後面的人群裡響起嗡嗡的議論聲,顯然都被這巨大的投入嚇住了。
王建安嘴角幾不可察地勾了一下,像是聽到了什麼有意思的笑話。
想空手套白狼?
天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
他慢條斯理地摸出煙盒,抖出一根叼上,劃燃火柴,用手攏著火苗點上,深吸了一口,灰白的煙霧從鼻孔裡緩緩噴出。
“本錢不夠去找信用社借嘛。
現在政策鼓勵,信用社放款松活多了,只要專案看得過去,有人擔保,都能貸到款。
另外,醜話說到前頭。
想跟著我搞大棚賺錢,那就要按我的規矩來。
種什麼菜,什麼時候種,怎麼施肥澆水,病蟲害咋個防治,最後菜往哪裡賣,都得聽我的安排。
頭兩年,你們棚裡出來的所有菜,只能賣給棚鮮生一家。
當然,棚鮮生也按外面市場的行情價收,不會虧待你們一分一厘,現錢現貨,不拖不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