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林松拿起了書立夾著的牛皮紙信封。將雜誌社的錄用函緩緩展開,目光在燙金文字上游移良久,又珍重地將紙張折回,重新塞進信封。深吸一口氣,他闔上雙眼,任由思緒前世、今生與未來間遊轉。
就在剛剛與母親通話間,林松已經做出了決定——拒絕《汽車博覽》雜誌社拋來的橄欖枝,徹底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前世,林松之所以投身汽車編輯行業,不僅是為了謀一份體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能緊跟汽車前沿技術的發展脈絡。懷揣著一個熾熱的夢想,渴望有朝一日能踏入一線整車廠,成為一名真正的汽車工程師。
今生,大不相同。
重生後的腦海中藏著未來新能源造車的核心技術,這意味著他無需再按部就班地走工程師的老路,也能實現造車夢想。
林松深知,汽車製造與金融、軟體、藝術、文學等行業截然不同——
重生為金融從業者,憑藉記憶中的股票走勢,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從萬元到億元的財富跨越;
重生為程式設計師,照搬前世的程式碼就能引領行業潮流;
重生為歌手,復刻幾首經典曲目便能一夜成名;
重生為網路寫手,直接將前世的白金小說手稿釋出,就能收穫盆滿缽滿。
但造車不行,單純的技術儲備,遠遠不足以支撐起整個產業。
造車是個需要完整產業鏈、工業鏈支撐的龐大工程。只有在產業環境成熟的土壤中,技術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更何況,想要將腦海中的先進技術轉化為專利,還需要海量的研發資料作為支撐才能申報。否則,會時刻面臨專利方面的爭議。
在車廠做研發,哪怕是一線車廠,空間裡的技術突然蹦出來很難邏輯自洽,來源一定會被質疑。唯有關著門偷偷幹,才能把空間中技術透過資料積累變成屬於自己專利技術,造車才能萬無一失!
突然,他的瞳孔猛地一亮,一個絕佳的選擇躍入腦海——江北電車廠!
那裡不僅是父親擔任廠長的地方,可以創造“研發”空間,新技術有出處。更關鍵的是,這家看似風雨飄搖、靠著代工勉強維持生計的老廠,因為歷史沿革,竟然同時擁有電池製造和新能源汽車生產的雙重資質。
當下,這些資質或許沒什麼太大價值,林松卻清楚地記得,到了2009年國家開始大力扶持新能源產業時,資質將變得無比珍貴。有了資質,憑藉前世近二十年的汽車行業閱歷,再加上空間裡的前沿技術,造出領先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不再是遙不可及!
想到這裡,林松的心臟開始劇烈跳動,胸腔裡彷彿燃起了一團火,燃起了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期待與興奮。
……
江北市石橋縣,暮色中的林家亮起暖黃燈光。這座距市區三十公里的縣城,因江北電車廠坐落城心而略顯喧囂。林松家所在的職工家屬院,與廠區僅隔著一條梧桐掩映的街道,林松從小就在這裡長大,一切的一切,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小松,你腦袋是不是被門夾了?”林如江鐵塔般立在客廳中央,食指幾乎要戳到兒子眉心,鏡片後的眼睛寫滿困惑,“放著大城市的好前程不要,非要回這破廠啃老?“
林松挺直脊背,下頜微揚:“廠裡不是每年都有大學生引進名額?您這是瞧不上您兒子——江北大學汽車系的高材生?還是瞧不起江北電車廠?”
“別跟我打馬虎眼!”
林如江急得跺腳,皮鞋重重砸在地板上,
“你是江北大學汽車系的本科生,怎麼能看不上你?……要是別的江北大學汽車系畢業生要來廠子工作,我是求之不得,一定會披紅掛綵迎進門。可咱廠現在連電瓶車生產都停產了,靠給人代工電池勉強維持,你學的整車製造專業,來這兒能幹什麼?
連江北職專汽修生都嫌廠裡待遇差,擔心廠子哪天黃了,沒一個願意來的。我得為你的前途著想!”
李敏輕嘆了口氣,在兒子身邊坐下,溫熱的掌心覆上他的手背:
“小松,媽知道你有想法。但廠裡已經半年只發基本工資了,研發經費更是捉襟見肘。你要是回來,這四年大學可就白費了......我覺得雜誌社工作挺好,能進事業編,旱澇保收……”
父母會是這般反應,在林松的意料之中。
當他把畢業後要來電車廠工作的決定說出口時,心裡就像揣著塊秤砣——最瞭解電車廠困境的,莫過於在一線摸爬滾打三十年的父母。他們又怎會眼睜睜看著兒子跳進火坑?
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說這件事之前,林松便想好了說服父母的理由。
林松的手指無意識地輕揉後頸,忽然抬眸直視父親:“爸,媽說您一直想引進加拿大Phostech的磷酸鐵鋰專利?”
林如江的喉結重重滾動,蒼老的面龐掠過一絲苦澀,沉聲嘆息:
“是又如何?三百萬美金的授權費,廠裡現在連零頭都拿不出......“他的聲音漸低,“磷酸鐵鋰電池市場需求很大,技術門檻也不算高,可卡在專利上,電車廠的翻身機會就這麼溜走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